鐵齒銅牙 兩片嘴,吃的是下鍋的米 走的是人間的道,扛的是頂風的旗......——《鐵齒銅牙紀曉嵐》
想起和珅和紀曉嵐二人,很容易就聯想到了《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
在這部電視劇里,紀曉嵐明顯的是主角、是正面人物,而和珅永遠是那個吃力不討好的形象,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劇里的乾隆皇帝對紀曉嵐也是萬般寵愛,而對和珅卻有很多不滿。然而,真實的歷史和我們所看到的影視劇之間,是否有什麼出入呢?
這二人之間的故事,又是否跟影視劇中的故事一樣有趣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歷史上的和珅是當朝最有權勢的官員,也是貪污最多的官員,他為何這麼有權又有錢呢?主要就是乾隆的寵愛導致的。
和珅小時候父母雙亡,全靠家中下人的袒護才沒有餓死在毫無親情的家里,所以他從小就奮發圖強,學習了很多知識。
除了對知識的掌握,他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玩,畢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父親的堂兄弟們趕出家門,做事怎麼能不謹慎呢?
因為從小就開始經歷這些事,所以他在乾隆帝面前不僅有滿腹經綸的頭腦,更有鑒貌辨色的眼色。
既能幫皇帝穩妥的處理朝政,又能協助皇帝排除異己,這樣一個和珅讓乾隆帝怎麼能不愛。
機敏且善察言觀色。
反觀紀曉嵐,雖說我們現在對于紀曉嵐的評價遠遠高于和珅,可是在乾隆帝眼里前者卻遠不如后者,這是為什麼呢?
紀曉嵐是當時的神童不假,而且還通過科考一舉成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大才子。
乾隆帝本來也很欣賞他,可紀曉嵐雖有智商,但為人處世的情商卻差了點,後來還因為包庇他人乾隆帝貶到了一些偏遠荒涼的地區。
後來,因為他人的推薦參與編纂四庫全書,這才留在了乾隆帝的身邊而沒有客死他鄉。不過,乾隆帝對于這個名動京城的才子,并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寵愛。
紀曉嵐一生最大的事業也就是編寫書籍罷了,與乾隆只是君臣關系,不似和珅那樣親密。
也就是說,紀曉嵐的官職與和珅根本比不了,自然不會有《鐵齒銅牙紀曉嵐》之中發生的事情了。
朕以汝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
當然,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雖然真實歷史不存在紀曉嵐與和珅的斗智斗勇,但依然不妨礙這類故事的流傳,進而成為民間津津樂道的話題。
藝術故事中的和珅、紀曉嵐常常一起陪伴在乾隆帝身邊,二人互相看不慣對方,一個是倚仗著皇帝的寵愛而肆無忌憚,另一個則是靠著自己的機敏聰慧而恃才傲物。
和珅希望在乾隆帝心里自己的才華遠超紀曉嵐,而紀曉嵐則希望自己能在乾隆帝面前挫挫和珅的銳氣,讓皇帝處置了這個大奸臣,以至于兩人常常斗智斗勇。
有一回乾隆帝帶著和珅與紀曉嵐外出巡查,到了晚上他為了犒勞兩個人陪著自己跑了一天,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就決定讓二人和自己一起用膳以示嘉獎。
下人們魚貫而入端來一盤盤菜肴,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看的人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和珅突然靈機一動,提出要和紀曉嵐一起對個對聯來為乾隆帝助興。
我們知道,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講究的是對仗工整且平仄協調,結構相同而又言簡意賅,一副好的對聯不僅朗朗上口,還可能有著美好的寓意,讓人拍手叫好。
乾隆帝本人也非常喜愛文人墨客斗智斗勇,更喜歡看和珅、紀曉嵐之間互相「斗文」,所以便欣然同意了,看看這二人之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和珅看著桌上的食物思索著,而后率先開口說道:
「三斤四兩五花肉」。
乾隆帝思索良久,實在沒想到應該怎麼對這下聯,他看向紀曉嵐眼神中充滿著期待。
和珅也看著紀曉嵐,眼中的得意神色掩飾不住,好像已經認定了紀曉嵐對不出下聯一般。
看到這二人的眼神,紀曉嵐知道自己的回答至關重要,他稍微想了一想便回答說:
「五錢六兩七把蔥。」
乾隆帝一聽,立刻開懷大笑,認為紀曉嵐這個下聯接的實在是高。
故事若是到了這里就結束那便沒有了趣味性,如上述所言對聯的妙處不在于對聯本身,而在于對聯之后的寓意。
當乾隆帝正準備開口獎賞紀曉嵐的時候,和珅又說話了:
「你這對子對的是好,但是似乎不太符合實際吧?哪有蔥賣的這麼貴呢?」
乾隆帝是個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的人,但既然和珅提出了疑問,那麼他也就想看看紀曉嵐怎麼回答,于是乎兩人又再一次扭頭看向了紀曉嵐。
紀曉嵐微微一笑,對乾隆帝說道:
「皇上,這正是我想要向您匯報的事,既然和大人先開了這個口,那我就接著往下說了。」
說罷他拿出一本賬目呈給乾隆帝,而后緩緩地說道:
「這是這個季度內務府承辦御膳房食材的支出,別的不提,就這一把不起眼的蔥采辦的價格就是這麼高,怎麼說我的對聯不符合實際情況呢?」
和珅看到紀曉嵐的微笑心里就有點打鼓,又看到紀曉嵐拿出的賬單心里更是有不好的預感,直到聽到紀曉嵐說出的話他已經是汗流浹背了。
和珅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準備讓紀曉嵐出丑,結果自己反而還幫了紀曉嵐一把,讓自己掉進了坑里。
內務府是和珅管理的部門,如果說內務府中一個小小采買的之人,就有如此大的膽子敢貪污這麼多錢,那身為內務府一把手的和珅,手里的賬目又有多少是干凈的呢。
和珅想到這一點,乾隆帝雖然不食人間煙火,但知道這里面有貓膩。二人四目相對,嚇得和珅立馬跪在了地上:
「內務府的管理是臣之責任,現在竟出了這樣的事,臣確有失察之罪,但請陛下相信臣的一片赤膽忠心,臣絕對會將此事查個清楚,以叩皇恩!」
乾隆帝看著跪在地上的和珅,想了想也沒說什麼,只是吩咐和珅徹查此事,這件事就算翻篇了。
紀曉嵐看著乾隆帝這樣的處理決定,雖然有心想要再說兩句,但乾隆帝卻已經拂袖而去了。
和珅直起身來,看著紀曉嵐略微挑釁,好似和珅確實被紀曉嵐將了一軍,但乾隆帝的偏愛又讓和珅扳回了一城。
總的來說,和珅和紀曉嵐之間的趣事還有很多,這二人之間到底誰對誰錯、誰勝誰負,不在于二人自身、問題本身,而在于天子的態度罷了。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