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在位期間,中國幾乎是世界上先進的國家。在位二十多年間,這位極富藝術天賦的皇帝帶領宋朝達到了文化上的鼎盛。不過,因為被女真人俘虜,終倒于異國他鄉,宋徽宗更多的被后世認為是一個失敗的皇帝,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傳說北宋陵年間,江南有一位僧人,法名妙應,能預知人的前途。一日,他游至錢塘縣,突然造訪其縣尉的府第,寫下一首詩云:
相的端明似虎形,
搖頭擺腦的人憎。
看取明年作宰相,
張牙劈口喚眾生。
又在其下寫道:「眾生受苦,兩紀都休。」這些話在日后得到了應驗:當時的錢塘縣尉就是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代奸相蔡京。他一生投機鉆營,翻云覆雨,作惡多端。荒淫腐朽的昏君宋徽宗在他的輔佐下,其腐敗統治達到極致,最終斷送了北宋的江山。
這事還得從蔡京與宋徽宗的一段舊事說起。宋徽宗雖治國無術,但在其它方面卻卓有才華。他對政治一竅不通,致使趙宋王朝在其手中江河日下,然而他在書畫藝術方面卻頗有造詣。他工于書法,初學黃庭堅,后獨創「瘦金體」,又精于繪畫,尤其擅長工筆花鳥。
他還是一個書畫收藏大家,對蔡京的字畫更是偏愛有加。
蔡京不僅是一位丹青高手,書法更是了得。據說他的書法深得王羲之的筆意,又自成一家,「紹圣間,天下號能書者無出魯公之右」。徽宗還在做端王時,為求得蔡京的筆墨,曾專門派手下二人裝扮成執役親事官去侍奉他。
剛剛登上帝位的徽宗躊躇滿志,想徹底改變北宋王朝日漸衰落的態勢,決定三度變法。時任丞相的韓忠彥、曾布二人對此政見不一,常常互相指責,爭論不休。曾布急切地想找一個同黨,以共同對抗韓忠彥。他想到蔡京,便奏請宣蔡京入朝任翰林學士承旨,徽宗應允。
蔡京再次打點行裝來到京城,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沉穩。幾經官場沉浮,造就了他的老謀深算。他深知做官如同下棋,這只是走了第一招,以后每步更是要慎而又慎,不得有半點疏忽。翰林學士承旨是翰林院中的最高官職,主要職責是替皇帝起草各種詔令,這使得蔡京可以經常接近徽宗。蔡京善于察言觀色,機警過人,辦事快捷,徽宗對他更加賞識和信任。
頒詔的那天,徽宗特地在延和殿賜坐接見了蔡京,說:「神宗創立法制,先帝繼之,卻兩次遭到變更,國是至今未定,寡人欲繼承父兄亨志,你有何見教?」蔡京忙起身叩頭,答曰:「臣蒙陛下厚愛,愿鞠躬盡瘁,4而后已,為陛下效勞!」從此,蔡京出色地玩弄著手中的大權,制造了一連串禍國殃民的事端。最終導致宋朝滅亡,果真應驗了那個和尚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