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樓,古名北固樓,「萬里長江三大名樓」之一,與岳陽樓、黃鶴樓齊名。
因米芾題書「天下江山第一樓」匾額而聞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內。
唐朝宰相李德裕在《臨江亭》中有詩:多景懸窗牖。
故多景樓因此而得名,亦始建于唐朝。
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在這里揮毫潑墨,留下經典篇章。
如宋人劉過有賦: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歐陽修、沈括、辛棄疾、陳亮、陸游等,也都曾臨樓作詩、填詞,但最出名的當屬蘇東坡筆下的《采桑子》。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蘇東坡從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一路上拜訪了很多朋友,飲酒賦詩,非常暢快。
行到潤州時,蘇東坡與好友孫洙相遇,又約上了王存,一起登多景樓聚宴。
座中有官妓胡琴彈曲助酒,觥籌交錯時,蘇東坡提筆作詞,成千古經典。
在密州,蘇東坡留下了很多故事和詩詞,這也是他人生相對安逸的時光。
因為不久后湖州水患,他就被調走了,因《湖州謝表》而遭「烏台詩案」冤獄。
此后蘇東坡就一直顛沛流離,直至終老。
- 詩文賞析 -
..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
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
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出自蘇軾的《采桑子 · 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
在這首詞里,蘇東坡展現了一種通透的處世觀,此時他的母親、父親蘇洵、妻子王弗皆已過世,可謂是命運多舛,回朝后又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而自請出京,仕途并不順利。
孫巨源:即孫洙,博學多才,詞作文風典雅,有西漢之風;
樽酒:本作「尊」,舉杯飲酒之意;
琵琶語:指歌妓所彈琵琶能傳達感情如言語。白居易《琵琶行》有詩:今朝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細捻輕攏:喻演奏琵琶指法。語出白居易《琵琶行》:捻指揉弦,攏指按弦,可見蘇東坡對白居易的生活,是很羨慕的。
詩詞大意可解為:
原本就多情,多感,多病,此刻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樓之中。同在他鄉同舉杯,故友又重逢。回首當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業無成轉頭空;
且停杯,側耳聽,這琵琶聲聲訴衷情。細細地捻,輕輕地攏,醉了琵琶女,一臉春意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陽脈脈相輝映,江天一色晚霞紅。
蘇東坡的詞,以「豪放」著稱,往往為即興之作,這首亦是如此。詞中多有感慨,但理性十足,總是透著對人生的感悟。比如: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
這一句詞,展現了蘇東坡的心理和身體狀態,本就多愁善感,身體欠佳,登樓遠眺,心中自是感慨萬千。
1074年,是他妻子王弗過世的第十個年頭,他曾有詞《江城子》以悼亡。
「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生活并不總是如意,每個人都活得很艱難,但面對煩惱,不如舉杯暢飲,一笑了之。正是這樣豁達的心態,造就了「千古詞帝」,他身上的樂觀精神,是值得每個人所學習的。
人生所為何求?不就是活得舒心、暢意嗎,日子是問題疊著問題堆砌起來的,沒有遠慮,必有近憂。
但只要有一個好的心態,積極陽光,從容面對,一切就都能迎刃而解。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
所謂的詩意,本身就是一種情致,此時有酒、有友,還有貌美、琴技嫻熟的歌伎,何不盡情享受,將不好的心情全都拋到腦后呢!
「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彈琵琶的歌女酒后面色緋紅,滿臉的春意,正如夕陽西下時,天邊的那抹殘紅,落在滔滔不絕的江水之上,甚美。
蘇東坡曾兩游甘露寺北固亭,有詩《潤州甘露寺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
這首詩同樣是情景交融,情緒飽滿,把「多景樓」之美賦予了更高的藝術價值,值得仔細品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