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和古詩詞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而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
隨便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杜甫有一首曾被不少人稱為「七律第一」的詩作,名叫《登高》。在對聯發展的律偶階段,詩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以及「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兩聯,無論字句工整度,還是聲律,都算得上是絕妙的對聯。
杜甫這首詩中的上下聯,在詩中都出現了,但有些古詩中藏著的上聯,卻難住了不少名家。李賀經典作品《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后來才子們把它當成上聯來征集下聯。可是這個下聯多年無人對出,直到北宋石延年對出了一句:月如無恨月長圓。
看完這兩個例子,大家其實就能明白對聯和古詩是有內在的聯系的。本期筆者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因對聯而成就的千古名作。北宋文壇巨匠晏殊一直好寫詞,每每為賦得佳句不得而傷神。據宋代文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記載,晏殊有個好友名叫王琪,一日他請好友來家里玩,出了這樣一個上聯:
無可奈何花落去
這個上聯喝只有7個字,但卻很是講究。首先,「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出自《戰國策》,所以下聯在同一位置也需要出現一個四字詞語才算是工整完美。其次,上聯中提到了「花」,下聯自然要出現與它能配得上的字眼,在對聯里一般來說花可對鳥、月等。這個上聯其實晏殊是想用在自己的詞作中的,只是苦于一直找不到下句,才來問王琪。
王琪確實也是個才子,他應聲巧對出了下聯:
似曾相識燕歸來
王琪的這個下聯確實是很有水平的。用「似曾相識」對「無可奈何」,用「燕歸來」對「花落去」,不但字句上工整。而且還一掃上一句的陰郁之氣,對出了新意和氣勢。有了好友的相助,晏殊便把副對聯一起寫進了自己的詞作《浣溪沙》中,成就了這首千古名作。讓我們來讀一讀晏殊這首詞: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一首惜春傷時之作,歷來為后世文人墨客所推崇,也是詞牌《浣花溪》下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這首詞妙就妙語言的婉麗,以及意境的凄美。詞的上片開篇就寫自己飲著美酒填著新詞,眼前是和去年一樣的暮色天氣,一樣的舊時亭台,然而時光卻已早逝,傷感的詞人發出了「夕陽何時才能回轉」的一問。在這上片中,詞人把景物和自己的心情活動完美地融合為一體,天氣、亭台、夕陽都帶上了一層傷感,令人回味無窮。
詞的下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14字是詞眼部分,歷來為后世所推崇,明代文人楊慎更是稱其是天然奇偶。花落和燕歸本是眼前很尋常的景物,但是詞人加上「無可奈何」和「似曾相識」后,就讓尋常的意象變得十分耐人尋味。至此,全詞除了有傷春之意,也多了一份哲思。花開花落本是自然法則,但燕子走了又再回又何嘗不是一種安慰。想到這些,最后詞人便獨自在小園內徘徊著,思索著。
一副絕妙的對聯,成就了一首這般唯美的千古名作,令人贊嘆。大家平時讀的古詩詞里,還有名句其實本身也是一副對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