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有些才華橫溢的詩人,用他們成熟的藝術創作技巧,不拘泥于形式,大膽創新,故而給后世留下了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奇特古詩詞。
回文詩,就是其中特有的一種精妙詩歌體裁。
所謂回文,重點肯定是「回」,就是一句詩或者一首詩,可以正反雙讀。正著讀,是一首詩,我還可以倒回著讀,又是另一首詩。字雖一樣,讀法不同,意境內涵大有不同,真是文化的的博大精深的體現。
這麼巧妙的文字游戲,自是受到文人的青睞,宋代大文豪家蘇軾就是寫這類詩的高手,還有著名詩人白居易、王安石、黃庭堅等等也都寫了不少回文詩,但大多數詩人即使能寫回文詩,也難以將其上升至佳作的程度,畢竟是戴著鐐銬跳舞,這很考驗作者遣詞造句的水平。
相對于這些文學大家,宋朝有一位籍籍無名的小詩人,卻寫了一首極好的回文詩,這位詩人他叫李禺。
李禺,生卒年不詳,人物生平事跡也不詳,我們現在能知道他的名字,也是因為他在外為官時留下來的一首詩作:《兩相思》。
《兩相思》它利用回文詩的獨特結構,讓它成為了一封雙向的書信,作為作者名下唯一的一首詩,因為寫得太好,也讓他在燦爛的詩人夜空中有幸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星星,讓后人所見所知。
《兩相思》正讀
…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正讀是夫思妻,也被人稱為《思妻詩》,主要表達丈夫對妻子的思念。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我望著家的方向,無奈遠隔千山萬水,行人來往匆匆,又有幾個人能夠明白我此時重重心事。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心事重重的我欲借酒澆愁,卻酒壺早已空空,再難倒滿一杯酒。想提筆寫詩抒發感情,卻思緒萬千,難以落筆。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離家日久,思念越深,給心愛的你寫封家書,但路途遙遠,卻遲遲收不到回信,可能路途太遙遠。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漫漫長夜,孤獨的我只能與孤燈為伴,夜深人靜,我真的很想念家中妻兒。
正讀這首詩,一位漂泊在外思念家室的苦情丈夫形象非常鮮明,特別是最后一句直白的思念,感情更為強烈。
接下來我們再反過來讀這首詩。
《兩相思》反讀
…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虛。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反讀雖然還是表達相思之情,卻表達了與正著讀它不同的含義,變成了《思夫詩》,詩歌的意境和主角完全變了。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是居住在家鄉的妻子與兒女,苦苦等候外出丈夫的歸來,孤枕難眠,深夜難熬,每天相伴的只有孤燈。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遲來的鴻雁也沒有把你的音訊帶回,都怪這路途遙遠,讓我們離別這麼久。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詩早已經想好要寫什麼,但事到臨頭下筆太難,心中憂愁太多,想借酒澆愁卻怕把酒喝完還是無濟于事。
知心幾見曾往來,水隔山遙望眼枯。
知心的情郎你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如今山水阻隔,千里迢迢,我只有望眼欲穿的份。
反讀這首詩,我們仿佛又能看到一個在孩子熟睡之后獨守空閨女子,在寂靜的夜晚因思念遠方的丈夫而,無心睡眠,只能閑作草,獨飲酒來打發排遣內心寂寞。
《兩相思》這首詩無論正反讀下來,我們能感受到夫妻之間,分隔兩地的心酸苦楚和真摯的思念之情。
正反兩首詩一氣呵成之下還都符合格律標準,最令人感嘆的是他可以通過回文做到夫妻之間的遙相呼應,思夫又思妻,這種雙倍思念非常符合詩題《兩相思》想要傳遞的情感,不愧是千古第一奇詩,詩人李禺的高超水平真讓人折服。
-END-
唐朝非著名詩人的一首詩,僅28字,卻成意境高遠的佳作,千古流傳
他是人品最卑劣的詩人,趨炎附勢被貶,寫下一首好詩人人皆知
隋朝一首經典思鄉小詩,筆觸細膩,真情流露,讀來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