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林逋:愛梅養鶴,獨居一生,寫下一首梅花詩,成千古絕唱
2023/02/15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鉞《雪梅》

南宋詩人盧鉞,因為愛梅癡迷,被人稱為盧梅坡。他的這首《雪梅》詩采用擬人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爭香爭春,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詩歌寫得妙趣橫生,詩意盎然,是宋代詠梅詩中的精品佳作。

凌寒綻放的梅花,千百年來一直慰藉著國人的精神世界,也一直浸潤著國人的文化審美。人們喜愛梅花是有理由的,在寒冬臘月,其他的花卉經受不住嚴冬的洗禮,在枝頭早已沒了蹤影,而梅花不畏嚴寒,不懼霜雪,在風雪中傲然綻放,向人們預報著春天的氣息。

在雪中綻放的梅花,為暗淡色調的冬日帶來一抹青春靚麗的色彩。正是因為梅花有著這樣的品質,人們對它情有獨鐘,人們為梅花的美麗而點贊,文人墨客也會以獨有的方式表達對梅花的喜愛。

我國古典文學中的詠梅作品精彩紛呈,梅花也一直是藝術作品中被表現、謳歌的形象。人們喜愛梅花的情感還可以從書畫、詩詞中得到關照。但是說到愛梅,宋代文人對梅花的愛可以說是超過了前代,宋代的詠梅詩詞更是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狀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是王安石的《梅花》詩中的名句,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墻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這是蘇軾在《紅梅》詩中的描寫,在蘇軾眼中,梅花的色澤儼然醉美人的韻致。對梅花品格和姿色的專注也會隨著詩人人生閱歷的改變而改變。

冰層雪積,獨伊點絳凝脂,應冷笑海棠醉睡。這是南宋詞人劉克莊在《漢宮春》一詞中寫的梅花,劉克莊筆下的梅花是如此嬌羞孤傲,情趣盎然,在詞人眼中,梅花也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這是南宋愛國詞人陸游筆下的梅花,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以梅花寓意,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梅花以其凌寒而立,傲寒綻放的自然屬性而被人們深深喜愛,也被人們賦予了美好的寓意,甚至擬化為高尚品質的代名詞。

梅花的色、香、味、形,在詩人筆下呈現出多姿多彩的,不同的詠梅詩表達著不同的情感。在諸多的宋代詠梅的詩詞中,有一首梅花詩,歷來被人們認為是詠梅詩詞中不可復制的上乘之作,獲得了無數人的高贊和評論,詩中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可謂形神兼備,唯美動人。

這兩句不僅寫出了梅花的姿態美、生長習性、情趣和境界,更為可貴的是詩人還著意刻畫了前人不曾描摹過的梅花的枝干。原詩如下: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知其人,論其詩

《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一首詩。這首詩該如何解讀呢?正所謂「知其人,論其詩」,也像《孟子》中說的:「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所以說,如果想要把一首詩歌解讀好,就要從作者談起。

林逋(?-1028年),字君復,錢塘人(今浙江省杭州市),生活在北宋初期,林逋也是一位詩人,后人稱他為「和靖先生」。林逋性格孤傲,潔身自好,他喜歡過恬淡平靜的生活,自甘貧困,看淡名利。成年后,林逋遍游江淮一帶的風景名勝,這也擴大了他的視野和見聞。

大約40歲后,林逋隱居杭州西湖畔的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經常唱和。林逋以湖山為伴,寄情山水,吟風弄月,足跡20余年不曾踏入城市,布衣一生。

林逋選擇隱逸的生活,與他恬淡的性格有關。他沒有參加科舉考試,沒有進入仕途,林逋一生未婚,也沒有后代。他在孤山種植了大量的梅花,莊園里還養了很多的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每當有客人前來拜訪林逋時,叫門童子縱鶴放飛,在湖中泛舟的林逋看見飛鶴之后,知道是有客人來了,然后他就棹舟歸來。當時的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李及等人都很敬佩林逋的為人,又愛他的詩作,都曾來到孤山做客,與林逋詩歌唱和。

鑒于詩人的清貧的生活,他們都給予了林逋力所能及的幫助,對林逋的生活也很照顧,還為他修建了新宅。林逋交游廣泛,他與范仲淹、梅堯臣也都有詩唱和。宋真宗聞其名,賜予了林逋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并詔告府縣要時常關照林逋的生活。

林逋并沒有因為享受特殊津貼而沾沾自喜,他也沒有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享受,還是過著與梅為伴,與鶴為伴的隱士生活。周圍的人勸他進入仕途,都被林逋婉言謝絕,他說:「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由此可見林逋真心向往的生活,就是他當下選擇的孤山隱逸生活。

天圣六年(1028),林逋去世。當地官員也向朝廷上報了林逋的死訊,宋仁宗聽聞后嗟悼不已,賜謚「和靖先生」,墳塋就建在林逋生前居住的孤山故廬側。

現杭州西湖孤山面對北山路一側,仍有「放鶴亭」和「林和靖先生墓」,是紀念林逋的景勝。

宋代詩人王淇有感于林逋愛梅的心性和人格,為此還專門寫下了一首《梅》詩:「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由此可見,林逋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在當時有多大。

林逋今存詞三首,詩三百余首,后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通過對林逋生平資料的分析,可以發現,他是以隱者的形象自居的,他寄情于山水間,以梅為伴,可以說隱逸的情懷才是詩人思想中最重要的。

山園小梅,好評如潮

林逋的《山園小梅》在宋朝就得到了很高的贊譽。尤其是詩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人們更是贊譽有加,被稱為千古名句,當時的許多詩詞評論家在他們的詩話、詞話、甚至筆記中對林逋的《西園小梅》都有評價。

如宋代汪萃寫過一首《滿江紅》的詞,詞中直接以林逋的詩歌(加黑字體)入詞:「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寫照乍分清淺水,傳神初付黃昏月。盡後來、 作者斗尖新,仍重疊。」

宋代葛勝仲在《洗溪沙·梅》一詞中,也說林逋的詠梅傳神:「東閣郎官巧寫真,西湖處士妙傳神。

」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說:「林逋處士,人稱其《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曲盡梅之體態。」

南宋詩人方蒙仲在《和劉后村梅花百詠》中這樣寫道:「吟人寫物例浮夸,未易形容是此花。好事休刊和靖集,一 聯已足自成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