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年歲末,宋仁宗嘉祐六年,虛歲25的蘇軾,再次迎來了他的高光時刻。
自從 22歲高中進士以后,他又通過了制科御試,以大理寺評事赴任陜西鳳翔府簽書判官,也就是鳳翔縣縣委秘書長。這也是他第一次出京師為官。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年輕氣盛的他躊躇滿志,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政治抱負,在寒冷的冬天啟程,于十二月十四日到達陜西鳳翔。
工作對他來說沒幾天就駕輕就熟了。可是隨著年節越來越近,首次離開父親和弟弟的蘇軾,莫名地被鄉愁別緒所牽引。蘇軾這一生,雖然官海沉浮不定,但是與弟弟蘇轍的那一份情誼,無人能比。春節將至,又是一年除夕,父親和弟弟在汴京可還好嗎?
思念甚篤、思鄉情切,這夜在暗淡的燭火下,他提筆寫下了三首詩:《饋歲》、《別歲》和《守歲》。今日詩經女孩帶你先欣賞《守歲》這一首詩。
守歲
蘇軾〔宋代〕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弟弟呀,要知道這快要辭別的年歲,就像那游向深山幽谷的大蛇,它逶迤前行,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看不見了,沒有人能夠阻擋得住它執意離去的決心!
更何況是我們想要抓住它的尾巴,雖然勤勉,雖然努力,但是也明明知道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歲月一去不復返,沒有時光可回頭呀。
我身邊的兒子蘇邁已經5歲啦!在這辭舊迎新的除夕夜里,大人們怕是已經早早睡下了,唯有孩子笑語喧嘩地嬉鬧著,眼皮都耷拉下來了也不去睡覺,他們要守歲呀!
報曉的晨雞呵,還是請你晚一點啼鳴吧!光陰似箭,雞鳴添歲,等到天亮了雞鳴聲響起來,就又長了一歲。但是,更鼓聲聲,它催促著時光的腳步一刻不停地向前走著,這聲音聽來令人心生懼怕。
這個除夕夜,我久久地坐在書桌前,看燈花一點一點地墜落,幾乎耗盡了生命。不一會兒站起身來瞧一瞧,北斗星已經橫斜,天馬上快亮了。
為什麼內心會如此糾結,
既希望天快點兒亮,又不希望天亮得那麼早,難道明年再沒有年節了嗎?其實不是,我只是害怕蹉跎光陰,所有的愿望成空而已。
所以還是要努力愛惜這一年中僅剩的這些許時光,努力愛惜這個除夕夜,因為你,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夸呀!
寫完這一篇,他好像看到遠在汴京的弟弟,收到了他的信箋,喜上眉梢,迫不及待地拆開,逐字逐句地閱讀和圈點。
是呀 ,當初唐朝的白居易就說過,「猶有夸張少年處,笑呼張丈喚殷兄。」 我這弟弟雖然小我2歲,但是才學詩情并不比我差,來年他也要去河南商縣做軍事推官了。
我們兄弟兩人,雖然天各一方,但都是為朝廷效力,所以不能在除夕夜團圓。除夕過完,愿新的一年,弟弟早日出仕濟世、建功立業、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