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詵,字晉卿,原籍太原人,居開封,北宋著名詞人、畫家。和蘇軾、黃庭堅、秦觀等都是好友。
王詵出身貴族,娶宋英宗趙曙之女蜀國公主為妻,官駙馬都尉及定州觀察使、利州防御使。王詵能詩善畫,亦工詞,詞風清麗,然欠豐容婉轉。今有趙萬里輯《王晉卿詞》。
宋詞為應歌而作,而歌者多為女性。為了使演唱逼真,所以在詞中不少詞人往往以女性的角度去寫景、狀物、抒情。王詵的這首詞就以一個女子的角度寫對故人的憶念。
《憶故人·燭影搖紅》
王詵〔宋代〕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
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云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
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譯文:
臨近天曉,從醉夢中醒來,神思慵怠,看見一枝孤零零的蠟燭搖著紅色的火焰。為什麼在酒席筵前唱一首《陽關》呢?離愁別恨已經遠至天涯。無奈幽會之后,他音訊杳然。此時,我獨倚著欄桿,讓東風揩拭流淚的雙眼。海棠已經凋落,燕子飛回來,夕陽吞噬了這座深宅大院。
《憶故人》是作者自度曲,調詠本意,為懷人之作。
全詞風格清麗幽遠,僅「燭影搖紅」四字,便色彩斑斕,情韻無限,令人悠然神往。據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記載,此詞出后,徽宗喜其詞意,但認為不夠豐容婉轉,便令大晟(徽宗所置音樂機關)另譜新曲。
上片寫室內之景。夜深人靜,女主人公從蒙眬的醉意中醒來,四下顧盼,一片茫然,只有一絲燭光輕輕搖曳。
此情此景,被一個「懶」字點得活靈活現:女主人公醉眼惺忪,半醒半睡,渾身無力,心中傷感落寞,百無聊賴。「乍」與「懶」構成鮮明對比,酒醒,心又痛。
「尊前」一句,寫女主人公醉意已消,回想起昔日飲酒送別的情景。「誰為」前后倒裝,即「為誰」,個中愁怨,人何以堪!
最后「離恨」一句,從時間轉到空間,離恨遠至天涯,一心追隨情人,這樣的情意是何等的深沉!
下片寫室外之景。開始兩句化用巫山神女的典故,點出自從當初幽會之后,情人音信全無。
「云沉雨散」暗示女主人公是一名青樓女子。「無奈」二字感情強烈,是女主人公深沉的嘆息。
「東風」二字,再現了女主人公的悲苦神情。
「淚眼」一寫女子容貌之美,一寫其心中之傷。
最后三句落于景語:「海棠開后」,象征女主人公韶華逝去;「燕子來時」,以歸燕反襯離人,哀思深切。這三句由「淚眼」引領,是女主人公心中情感的外化,蘊藉深沉,感人肺腑。
這首詞的好處全在最后三句。作者以白描式的語言,借黃昏的庭院凄清的情景以表達作者落寞無依、愁腸千結的清苦心境,不僅使物象染上了濃濃的主體情感色彩,也將詞人悲苦的心情烘托到了極致,不言情而情自濃,不言愁而愁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