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深冬,大雪剛過,冬至就在眼前。
冬天里,無人不渴望一場雪。
而詩詞君更渴望一場春雪。因為,春雪來了,就預示著冬天走到了盡頭,溫暖的春日在對著我們招手。
每當此時,詩詞君會不自覺地吟出一首詩: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這首詩許多人都會背,可這首詩的作者,太過冷門。
他叫東方虬,和宋之問還有一段「「煮熟的鴨子飛子」的事故,關于此詩,此故事,且聽小七慢慢道來。
詩人名叫東方虬,《春雪》是他的名作。
春雪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春雪詩,全詩20個字,頗有意趣。
春雪滿空來
雪,有冬雪,也有春雪。
在時令中,冬天已經過去了,可是,雪卻并沒有離開,它醞釀著一場新的盛開。
天空中的雪,紛紛而下,似是積攢了很久的情緒一樣,從天空飄灑而下。
灑滿大街小巷,灑到江河湖海,灑到了人們的心里。
滿城春雪的日子,伴著雪花飛舞,如夢境一般。
觸處似花開。
雪不可能永遠飄浮在天上,悠悠揚揚地,或緩或慢的,它總在落下來。
也許,它知道,大地才是它真正的歸宿。
落在湖里,化為水,落在地上,化為冰。
最美的,還是落在樹枝上,像花開一般。
白色的雪,落在枯槁的枝頭,猶如給枯木帶去了新生。
不知園里樹
園子里有那麼多的樹,雪花呀不停,落在樹枝上。
漸漸的,幾乎所有的樹枝上,都落滿了白色的雪。
雪凝結在枝頭,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花。
環顧整個園子,那麼多的樹,無數的雪花在枝頭凝結,真是一片壯觀的景象。
若個是真梅
白色的雪花凝結在枝頭,給人造成一種錯覺:這是梅花呢?還是雪花呢?
疑問在心底升騰: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梅花呢?
那一片片雪花潔白無暇,所到這處都恍如盛開著的白色花朵一般。
幾百年后,一個叫王安石的詩人曾寫就一首小詩:
墻角數枝梅,凝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墻角有幾枝梅花獨自開放,我知道它不是雪,因為有花香味隱隱傳來。
這首小詩沒有繁復的修辭,華麗的辭藻,似是隨口吟作,卻別有一番意趣。
春雪漫天飛舞,仿佛,在呼喚著百花開放,又或者,它見百花遲遲不開,于是,自己模擬一場百花的盛開。
正如韓愈的詩說「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首頗有意趣的小詩出自唐代詩人東方虬之手。
東方虬和宋之問是同時代人,關于他們,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武則天帶著一群人游龍門,心情非常高興。
唐代是詩的國度,一高興就要寫詩。
于是,武則天說:在座的各位一人寫一首詩呈上來。寫得最快的,我賞他一件禮物。
武則天拿出了一件袍子。
袍子做工精美,皇帝用的東西,肯定都是最好的。但是,袍子之外的榮譽,卻是最重要的。
一群人趕緊苦思冥想,此時,宋之問在列,東方虬也在列。
東方虬果然是才思敏捷,奮筆疾書之后,第一個舉手交卷。
武則天一看:寫得不錯,袍子就賞給了東方虬。
東方虬很開心,摸著袍子,感受著這屬于自己的榮譽一刻。
而后,宋之問的詩終于也呈了上來。
武則天一看:呀,寫得真好,比東方虬都好。
要說,武則天也是個性情中人,命人把東方虬手里的袍子奪回來,重要賞賜給了宋之問。
求東方虬心里陰影面積。
當著一眾大臣,就這樣把袍子奪了去,東方虬的面子,掉了一地。
關鍵,他還不能生氣,不能流露出不滿,要知道,皇帝是對自己有生殺大權的,也只能故作微笑的接受。
可是,心里肯定是憋屈的呀。
后世有學者就說,宋之問之所以有那麼多「敗德」的故事流傳于世,可能和東方虬有關。
因為東方虬曾擔任左史,記錄皇帝的日常行為,也許,會「抹黑」宋之問。
歷史真實是怎樣的,我們已經不得而知。
我們只知道,在這個百花齊放的唐代,有太多詩人給我們留下了美妙的杰作,如今,依然慰藉著我們靈魂,如此,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