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沉痛的一首詞,全詞僅四十四字,卻道盡了家國沉淪的悲痛
2022/12/07

辛棄疾是南宋愛國詞人,他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詞篇。他面對山河殘破的時局,明知道回天無力,卻還積極奔走,渴望金甌無缺。他痛苦過,也失落過,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

淳熙二、三年間,辛棄疾曾經出任過江西路提點刑獄,負責掌管刑罰一類的工作。那一天,辛棄疾登上郁孤台遠望,俯瞰晝夜奔騰的滔滔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宋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譯文:

郁孤台下清江之水滾滾而去,不知這水中藏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遙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那無數高山聳立。但青山怎能把濤濤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滾滾向東流去。夕陽西下之時,我正滿懷愁緒,忽然聽到深山里傳來陣陣鷓鴣鳥的鳴叫聲,聲聲凄厲。

這首詞從懷念往事寫到現實,表達了對中原未能恢復的沉郁心情以及驅敵救國理想不能實現的抑郁和苦悶。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兩句將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比做行人的眼淚,將滿腔的悲憤化做悲涼的詩句,既寫了「實」,又寫了「虛」。「實」指人民當年飽受的戰亂之禍,「虛」指以無盡江水喻人民所受苦難的深重。

辛棄疾多麼希望,可以親自上陣除敵,收復故土,讓百姓安居樂業,但是,朝廷卻只愿意偏安一隅,他的想法得不到支持,他的內心怎能不孤獨惆悵呢?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如今,長安只能引頸以望,而且遠望不到了!那重重疊疊、連綿不盡的青山遮住了視線,也阻斷了建功立業的進取之途!望而不得,可見詞人的心里是多麼落寞。

「長安」「無數山」具有空間、時間、今昔等多重意義,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一體,含義深遠。更以「望」「可憐」涂上濃烈的感情色彩,寫出了無限的惆悵、無限的感憤!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兩句是比喻句,意思是說:滾滾的江水,沖破了山巒疊嶂,在奔騰向前。它象征著抗金的正義事業,必然會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勝利。

這里表明作者對恢復中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但是,作者并沒有脫離現實,沉醉于未來理想的幻想之中。十幾年來,他目睹了抗金事業受到的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緒滿懷。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兩句說:傍晚,我在江邊徘徊,正在為了不能實現恢復大計愁苦著呢,可是恰巧,又從山的深處,傳來鷓鴣鳥的哀鳴。

漢楊孚《異物志》說:「鷓鴣其志懷南,不思北,其鳴呼飛,但南不北。」北宋張詠有《聞鷓鴣》詩:「畫中曾見曲中論,不是傷情卻斷認。北客南來心未穩,數聲相對在前村。」正可與此詞參看。

辛棄疾就是一個南來的北客。他自二十三歲渡江南歸,開始的十余年,徘徊江上,還算近北。這次再南遷而至贛州,離開中原則愈行愈遠了。「但南不北」的鷓鴣之聲,正道出了他此時此地的不幸遭遇。而且「但南不北」,還預示著北歸之途與恢復之期更屬渺茫,終于使得辛棄疾聽到這種啼聲而不勝其哀了。這樣理解「江晚愁余」與「聞鷓鴣」之間這層隱秘關系,觸及了辛棄疾南歸后有志難伸、事與愿違的內心隱痛,含意十分深沉。

辛棄疾的這首詞,寫得十分沉痛悲憤。一方面,他對于流離失所百姓的苦難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他對于朝廷的一味妥協無可奈何、無能為力。讀完這首詞后,內心不禁悲涼不已。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