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宋詞之長城」的詞人,半生漂泊,僅靠56個字,成就千古絕唱
2022/12/27

公元1279年3月19日,春。

歷時152年的南宋王朝,亡。

這個如同風中燭火的王朝,最終還是倒下了。

中國文學史上最溫潤雅致的宋詞,也戛然而止。

蔣捷,南宋詩詞最后的火炬手之一,撐起宋詞最后的火苗,只可惜宋朝已亡,元朝始立,新的文學體裁也悄然興起。

宋詞,最終還是在時光的洪流中氣若游絲,殘存著一絲火光,在后世偶爾光華一現。

春風得意的「櫻桃進士」

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鐵騎踏入首都開封,擄走宋朝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難」,次年,北宋亡。

趙氏宗親及朝臣擁立康王趙構為帝,一路出海南逃,至杭州而止,定居于此,建立南宋,從此偏安一隅,茍延殘喘。

在夾縫之中的南宋,安逸地度過一百多年,文學依舊鼎盛,參與科舉的人依舊如過江之鯽。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咸淳十年(1274年),蔣捷進士登科。

白居易27歲考中進士,激動地提筆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可見年紀輕輕便金榜題名,實屬堪見,待聞喜訊也不由得心情激蕩,十分自得。

23歲的蔣捷,自然也是春風得意。

蔣捷出身于宜興世家大族,書香門第,自北宋年間高祖便在朝中任職,蔣捷的祖父考中進士,父親雖然不曾考中進士,但也是舉人,一家子學霸,被譽為「義興巨族」,直至今日,蔣氏宗祠還掛著「三徑家聲遠,九侯世澤長」的對聯。

1274年,蒙古大軍攻破襄陽城,襄陽失守,南宋賴以生存的長江天險已不復存在,雨夜偏逢屋漏,宋度宗撒手人寰,年僅三十五歲,朝廷忙著舉行國喪和新帝登基等事宜。

在家待業的蔣捷沒能等到朝廷的派遣,而是蒙古大軍的鐵騎,從此,開始自己的漂泊旅程,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經吳江縣的吳淞江時,面對滔滔江水,感覺自己與國家一樣,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不知何時才能結束逃亡的日子,心緒難寧之下,提筆寫下一首充滿懷念與傷感的《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旅途勞頓,不由得想念家的溫暖,懷念在家熏香飲茶的溫馨美好的日子,遙望江邊,心情惆悵「待酒澆」,只可惜愁腸百結,「舉杯澆愁愁更愁」。時光如奔跑的野馬,一下子就將人拋之腦后,櫻桃已紅,芭蕉葉綠,由實寫虛,更顯得時光無情。

整首詞不同于南宋倡導的的清冷之風,也有不同于時代黯淡絕望的詞壇主流。行文流麗,一掃陰郁之風,很快便在江南流傳開來,世人稱贊,給他取了「櫻桃進士」的雅號。

而他的人生,如同滅亡的宋朝一般,迎來了至暗時刻。

隱居山水的「竹山先生」

命運好像一個輪回,趙太宗趙匡胤陳橋兵變,欺負柴家孤兒寡母,奪取天下,三百年后,1276年,元軍進軍臨安,太皇太后謝氏帶著6歲的小皇帝出城投降。兩宋歷319年,十六帝,至此宣告滅亡。

元兵入主臨安,開國立業,史稱「胡元」或「蒙元」,后以「大元」稱之。

新國建立,一味鐵腕政治肯定不能長久統治,因此,初期動亂之后,元朝安定,便開始采取懷柔政治。

忽必烈征招宋朝文人入仕,一時間,之前隱逸山野,宋朝遺民自居的文人紛紛撕下自己偽善的面具,紛涌而出,只為求個一官半職。其中不僅有趙宋宗室趙孟頫,更有宋末進士臧夢解、太學生葉李,名士陳允平、王沂孫,以及蔣捷同科狀元王龍澤。

「立言,立功,立德」,是中國士大夫一生的宿求和境界。

蔣捷避不入世,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涯,平日以抄寫經書為生。

他秉承著文人士大夫的氣節與風骨,如同翠竹一般,任由疾風驟雨侵襲,不改分毫。

直到中年,常年漂泊的蔣捷終于結束了自己的旅途,在武進縣的竹山買地隱居,遍植綠竹,自號竹山,寫《少年游》以明志: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陸游《示兒》詩有云:「死后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與他筆下的「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意境上頗有幾分異曲同工的妙意,「春風未了秋風到」,可見當時頂著生命壓力不入仕的蔣捷心下也是惴惴不安,二十年來顛沛流離的生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復國無望的悵然,一時間,宋朝滅亡已過二十年,在元朝的糖衣炮彈之下,還有幾人還在自稱「南宋遺民」呢?

我心不改,我心不甘,我無能為力,蔣捷的不甘與對故國的眷念,只能化作一聲輕嘆,事到如今,也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間,譜寫漁歌,了度殘生。

明代文學家毛晉點評蔣捷說:「今讀《竹山詞》一卷,語語纖巧,真世說靡也;字字研情,真六朝隃也。」便是夸贊蔣捷這首《少年游》有《世說新語》閑散瀟灑、飄逸雅致的感覺。

晚年落寞的「宋末四大家」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1313年,元朝重開科舉。對于當時處于底層的漢人文人來說,如同罌粟一般迷人,如烈火一般溫暖,是落井之人收到一根救命繩,是溺水之人搶到一塊浮板。

他們早已將「忠君愛國」的精神與文人「立言,立功,立德」的風骨忘得一干二凈,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去參與科舉。

趙元,75歲,曾與文天祥一同抗擊元兵的老兵,也蠢蠢欲動。人心浮躁薄涼,可見一斑。

而蔣捷,不屑一顧,一如既往地隱居于山澤之間。

直到晚年,某個秋夜,聽著淅淅瀝瀝的秋雨,心緒翻涌,難以入眠,披衣起身,用一首《虞美人·聽雨》對自己起伏跌宕的一生做了一個總結: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賬。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以「聽雨」為線索,以時間為軸,串聯起他飽經憂患的一生。從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到躲避征招入仕,顛沛流離的竹山先生,一直到如今,成為鬢發銀白的老人,身世之哀和亡國之恨紛沓而至,百感茫茫,萬念潮生。

這首詞,有他一生的悲歡離合,有王朝末年的風云變幻,有家國與個人的命運寫照。

哀而不傷,怨而不怒。風格悲涼清俊、蕭寥疏爽,是他作品的集大成者。

清代藝術理論家劉熙載主張:「詩品出于人品「,即以詩人人品的高低來定位其作品的藝術品格。

王國維也稱他是「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他的《竹節詞》,被劉熙載稱之為「長短句之長城」,是宋詞與元曲的一條分界線,是南宋詩詞的終曲與挽歌。

浪跡江湖,漂泊半生,廣受贊譽的南宋遺民,在那一場秋雨中,寫盡一生,徹夜不眠,而南宋,也失去最后的風流……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