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北宋著名詩人,是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人物,他創作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詞被后人廣為傳唱,他為人率真、性情豪放、廣交朋友。
1074年自請出京的蘇軾身居密州,此時他還沒經歷烏台詩案,所以還是一副瀟灑文人的氣質。
好友楊元素曾寫過一首詠梅詞給他,在一日大醉后蘇軾便回了首千古奇詞給他,全文不用一個梅字卻成了詠梅名篇,堪稱極品。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北宋.蘇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小注:1)蕤(ruí):指的是花茂盛的樣子。2)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這首詩上片寫寒雀喧枝,以熱鬧的氣氛來渲染早梅所顯示出的姿態、風韻。
下片寫高人雅士在梅園舉行的文酒之宴,襯托出梅花的風流高格。雖然寫寒雀,寫蘇軾和楊元素,但是都顯示出梅花的俊雅與風流。
最后的落筆是全詞最高明的部分,前幾句從麻雀寫到人,東拉西扯其實都是為了寫出這一句。「一點微酸已著枝」是指一絲春暖之氣,已經附在了梅枝上。
詞人說「微酸」是想到了青梅果,但此時顯然還不會有果子,這是虛寫。由梅花感受到了春意,繼而聯想到青梅,所以連梅枝也有了一絲微酸,雖只有7個字卻令人回味無窮。
總體來說,這首詞雖然是寫梅花的作品,但是沒有句句都寫梅花,卻也沒有一筆不寫梅花,正是不即不離,妙用無窮。
整篇詞中沒有正面來寫梅花的姿態和神韻,而更多的是使用側面烘托的方法加以表現,更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蘇軾的高超藝術表現形式可謂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