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詠梅詩,提高了人的審美,作者被譽為「明朝最偉大的詩人」
2022/11/19

- 一代雄才 -

他叫高啟。

與劉伯溫、宋濂齊名,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及,和王行等號「北郭十友」。

后人尊稱他為「明初詩人之冠」,連一代領袖毛主席也在書法作品中稱贊高啟為「明朝最偉大的詩人」。

同時,他也是明朝死得最慘的文人,39歲便腰斬于市,由朱元璋親監,裂于八段,其狀不忍睹。

當時正值洪武帝鞏固政權,而高啟曾在16歲時,因文采過人被張士誠招致麾下,效力過7年。

張士誠本是鹽販子出身,機緣巧合搭上了抗元起義的順風車,后建國「大周」,自立為王,曾大敗過脫脫的百萬大軍。此時朱元璋盤踞集慶(今南京),因四方圍困,便主動寫信向張士誠示好。

可張士誠收到信后,不但沒有與朱元璋聯合的意思,還扣留了信使楊憲,不久后又派兵攻打鎮江,梁子就在這結下了。

朱元璋可是個記仇的人。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高啟得朱元璋賞識,被召入朝,授翰林院編修,此時他早已脫離了張士誠。

高啟為人孤高耿介,學識過人,又深受儒、釋、道學說的影響,慢慢開始厭倦朝政,亦不貪圖功名,所以當朱元璋封他為戶部右侍郎時,高啟固辭不受,最后被賜金放還。

朱元璋除了記仇,還小心眼,總覺得高啟的詩是在諷刺自己。

就在高啟歸隱鄉野后的第四年,蘇州知府魏觀修復府治舊基,高啟為此撰寫了《上梁文》,其中有個成語為「龍盤虎踞」,朱元璋一想,在張士誠住過的地方,你用這樣的形容詞,是何居心呀?

恰巧有朝臣彈劾魏觀有反心(注意恰巧這個詞),索性就一并收拾了吧,就這樣魏觀被誅,高啟腰斬。

如果說這件事的背后沒有貓膩,估計連鬼也不會相信,高啟明顯是被魏觀連累的,但刑罰卻比魏觀還重,朱元璋甚至還親自監斬。

值得一說的是,「明初四杰」中除了高啟,其他三位的結局也沒好到哪里去,楊基被罰苦工致死,張羽被投江喂了魚,徐賁因犒勞軍隊不及時,被下獄迫害而卒。

朱元璋重視文人,卻也害怕文人,說白了就是自己沒啥文化。

可對高啟而言,雖然只有39年的生命,卻留下了諸多經典,為后人所敬仰,比如他筆下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可謂是氣勢滂沱。以及: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吊岳王墓》: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

《春暮西園》: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念奴嬌》:策勛萬里,笑書生骨相,有誰相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云無便,未容黃鵠輕舉。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梅花九首》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 詩文賞析 -

..

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摘自高啟的《梅花九首 · 其一》

這組詩為高啟作于還鄉之后,共有九首,他用華麗的筆觸,將一代文人如夢如煙、揮之不去的孤高與不幸、淡泊與自守、傷感與向往,通過梅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藝術價值濃厚。

其實在明朝,因為小說的創作達到了巔峰(四大名著其三),詩已經不太受重視了,高啟屬于獨扛大旗,對明中后期的詩詞創作影響極大。

詩文大意可解為:

猜想梅花應是天宮才有的神物,卻不知誰把他放到了江南,隨處可見。

雪花飄舞的時節,梅花便如隱士高人一般,獨自妖嬈在其中,在月光朗照的夜晚,它更像是一位絕世美人在翩翩起舞;

在寒風中,梅花依傍著蕭瑟稀疏的竹影,各有高潔,待到春天來臨,它又蓋住了一片又一片苔蘚的青草之香。自從南北朝的何遜創作了詠梅佳作以后,就沒有人能比得上了,梅花獨守寂寞這麼多年,期間又開了幾回呢?

生活并不缺少美,生活只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自古以來,文人愛頌「梅蘭竹菊」,可是到了唐朝,「洛陽牡丹」一枝獨秀,可與其爭鋒者寥寥,比如劉禹錫筆下的「唯有牡丹真國色」,他還言「庭前芍藥妖無格」。

然而到了北宋,秦觀一首《春日》詩,其中兩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又把芍藥、薔薇推到了至高至美的位置。

由此可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有它的不凡之處,即便是「蘿卜白菜」也各有所愛。

高啟愛梅,他從中發現了梅的氣節,也映射了自己的內心,所以落筆華麗,讓人明白了:事物之美,在于內心的感受,和看到它的每一雙眼睛。

換句話說,這首詩亦是對人審美能力的提高。

比如頷聯這兩句: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梅花臥雪獨自妖嬈,不與百花爭艷卻自成一格,它孤傲寒香,在月光的映照下,又如美人一樣嫵媚,單是這份想象力,就足以讓人欽佩。

比如一堵殘缺斑駁的墻、一棵攔腰折斷的樹,或者一堆雜亂無章奇形怪狀的石頭,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屑一顧,在蘇東坡筆下卻成了奇景,他的《枯木怪石圖》曾拍出4.6億的天價。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尾聯這兩句詩,高啟可謂是獨運匠心,何遜的《詠早梅》作于公元507年,被文壇譽為「詠梅」的鼻祖之作,至高啟詩成,已經過去了800多年,期間頌梅者不計其數,詩人依然覺得梅花是寂寞的,這就體現了詩人自身的清高。

言下之意有兩層,第一:此詩一出,才又繼何遜之后,解梅之風情傲骨;

第二:這是一種懷古的情思,王安石也寫過「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的品性就是孤傲,所以花開花落,能與伴者甚少。而詩人深具這份情懷,使梅花不再孤芳自艷,不禁慨嘆千百年來,真正懂梅的人寥寥。

所以綜合來講,這的確是一首構思巧妙,畫面唯美的詩篇,可與唐人爭鋒,且毫不遜色。

- END -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