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不出能撐爆袖子的完美「麒麟臂」?因為你走進了這個誤區,趕緊改正
2023/02/17

肱三頭肌解剖(誤區)

肱三頭肌之所以稱之為「三頭肌」,是因為它由三束肌肉構成,分別為:長頭、外側頭、內側頭。

其中三頭肌的長頭是手臂背面最大的肌肉束,最小的是三頭肌的內側頭,肌腱的位置就是我們「馬蹄形」肱三頭肌,中間的凹陷位置。

肱三頭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肘關節做伸的動作,而我們的長頭因為穿過了肩關節所以還參與肩伸(手臂伸直向后擺)。

肱三頭肌收縮使肘伸直

很多人手臂練不大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訓練的重點選錯了,很多初學者練手臂,就是瘋狂的彎舉鍛煉肱二頭肌。

其實想要更快的讓手臂維度變大,讓胳膊更粗壯,更應該花心思訓練的是我們的肱三頭肌,因為在整個上臂中,肱三頭肌占得體積更大。

這是大多數新手都會犯的錯誤:重視二頭忽視三頭,對于中級選手來說,其實也會犯類似的錯誤,只是更細微,下文會講到。

肱三頭肌常見錯誤

1.借力

這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了,每個訓練中都不該出現全程借力的現象,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借力訓練的效率很低。

我認為,常見三頭訓練動作:繩索下壓,是最容易借力的動作。但很多人并不認為有什麼問題,因為這個動作的借力其實是在下壓開始的時候,靠軀干幫助下壓。

雖然借力了,但是練完胳膊會很酸,很脹,所以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

有借力的錯誤動作

我建議大家減輕重量,穩定好軀干,保持大臂夾緊身體,有控制的慢起慢落完成4組,你會發現,重量小了,但是充血感、酸脹感強烈了很多。

沒有借力的正確動作

不要盲目的上重量!想要肌肉維度增加,不是看我們舉起多大的重量,而是要看我們能控制多大的重量!如果需要的是絕對的力量,那麼舉重冠軍才應該是塊頭最大的對吧?

2.肘關節不鎖死

在很多動作中我們都不建議關節完全鎖死,比如深蹲站起來時,膝關節是微曲的,不是完全打直的,臥推的上推過程中我們為了胸肌全程受力,也要求肘關節不要完全打直。

但是在三頭的伸肘動作中,我們希望肘關節能夠完全伸直鎖死,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

❶ 增加了動作的行程

❷ 增加了對肌肉的刺激(關節的鎖死不會造成肌肉的放松休息,反而讓肌肉收縮更多)

右側肘部鎖死相對于左側肘部微曲,肱三頭肌的收縮更充分

3.被視覺盲點蒙蔽

我們很難注意到自己的背部肌肉,所以造成了大多數人的前側肌肉:肩、胸、腹練得很好,但是背部肌肉就差非常多。

在肱三頭肌中,很多人外側頭練得非常的好,胳膊側面的馬蹄形很清晰很漂亮,但是手臂維度一直上不去,衣服袖子撐不滿。

看到那些撐爆袖口的大胳膊只能滿心羨慕,覺得自己的努力還不夠,其實可能是訓練策略出了問題。大多數的中級健身者,在訓練手臂時都會進入這個誤區:被自己的視覺盲區欺騙。

后側觀,長頭對于胳膊體積的影響

一個發達飽滿的長頭可以讓我們的手臂從后側看起來很大,對于增長手臂維度,撐起袖口,非常的重要,但因為后側是我們的視覺盲區,平常觀察不到,所以造成很多人忽略了長頭的訓練。

肱三頭肌的三個最佳訓練動作

1.窄距臥推

這個動作和臥推的區別在于,縮短了雙手間的距離,從原來的1.5倍肩寬,到略窄于肩,加強了對肱三頭肌的刺激。

窄距臥推能夠增加肱三頭肌的整體力量和緯度,同時這個動作相比于其他孤立動作,能夠比較輕松的使用較大的重量。

❶ 仰臥于長椅上。雙手采用正握式,保持兩手手間距為略窄于肩或15厘米左右。

❷ 逐漸降低杠鈴高度直到觸及胸部中間位置。

❸ 垂直將杠鈴上推直到肘關節閉合,手臂伸直。

❹ 保持肘關節貼近體側來進行肱三頭肌而非胸部肌肉的鍛煉。

窄距臥推示意圖

2.碎顱者

顧名思義,這個動作容易砸碎腦袋,所以練得時候注意選取合適的重量,旁邊有輔助者更好。

因為三頭肌的長頭穿過肩關節,所以我們的肩部,屈曲的越多,長頭會有更多的拉伸也會受到更多的刺激。

初學者落點在額頭

中高級訓練者可以將杠鈴放在腦后,獲取更大的刺激

❶ 仰臥于平椅上,采用手握杠鈴(最好是曲桿,如圖),雙臂伸直于胸前,兩手間距大約為15厘米。

❷ 彎曲肘關節,緩慢將杠鈴降低高度直到觸及前額。(比較熟練的選手可以將杠鈴放在腦后,對三頭的刺激更大,如上圖)

❸ 保持大臂穩定,肘關節伸直,此時杠鈴在額頭正上方(不是胸部正上方)

❹ 為了更好地針對肱三頭肌進行鍛煉,運動過程中的動作只能發生在肘關節處,肩關節不可移動。

俯身繩索單臂后屈伸

肩的屈曲程度大長頭的刺激較多,而當肩伸程度越大,我們的外側頭刺激越多,這個動作主要針對我們的外側頭。

通常我們見到做這個動作用啞鈴較多,換成繩索會讓動作全程都有很好的受力感,同時繩索在頂點位置會更好控制。

俯身繩索單臂后屈伸示意圖

❶ 俯身,單手握住繩索,保持背部打直,大臂與小臂保持90度

❷ 伸直小臂,同時大臂伸向身體后側

❸ 頂端完全鎖死肘關節,停留1s

❹ 落回過程中,保持肌肉受力,大臂回歸與身體平行,小臂與大臂成90度或更小小角度。

動作中,手臂后伸(越過背部)的角度大,外側頭的刺激會強但是要注意自己的肩關節靈活度是否受限,應該在不彎腰含胸的情況下完成后伸的動作!

總結

① 新手容易進入的誤區:只注重肱二頭肌的訓練,卻不注重體積更大的肱三頭肌的訓練

② 中級訓練者容易進入的誤區:注重外側頭的訓練,卻忽視對臂圍幫助更大的長頭的訓練

③ 兩個誤區都是因為我們的視覺盲區,能看到的地方就會練得更好更發達一些

④ 對肱三頭肌訓練推薦的三個動作:整體強化—窄距臥推、長頭強化—碎顱者、外側頭強化—俯身繩索單臂后屈伸。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