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十里春風,沐過萬頃碧色,醉過一片楓林,又被季節的手,帶入了一個琉璃世界。
雪落人間,穿庭弄枝;梅開經年,暗香幽浮,冬日的紙箋上,寫滿了季節的寧靜與唯美。
很喜歡王維的一首「雪詩」,「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寫盡了冬日的寧靜與唯美,沉醉了千年的時光。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王維這首《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是一首抒寫雪中思友的詩,表達出對友人深切的關懷。應當是作于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
胡居士,名不詳。只知他家境清寒,信奉佛教,住處距王維不遠。
王維有《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與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學人》等詩,從詩中可知胡居士賢而貧困,王維曾經周濟過他。這首詩中的雪景清脫閑雅,此詩被清人王士禎推崇為雪詩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此詩前六句寫山居的靜寂,雪景的清幽,結尾處的對雪懷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自然地觸發出來的。
首聯對仗,「寒更」對「清鏡」,「清鏡覽衰顏」有遲暮之感。頷聯寫開門所見,先倒敘一筆夜來聽到的響動:「隔牖風驚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見的景象:「開門雪滿山」,詩情跌宕起伏,奇趣橫生。
頸聯繼續寫雪,從空中寫到地上,特別表現晨雪帶來的閑靜。透過雪景傳達無處不在的寒冷,為轉寫對胡居士的憶念蓄勢。
尾聯用袁安臥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貼切地表達了作者對這位賢達而固窮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與憶念。
此詩中間二聯是寫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鵝毛柳絮(如謝道韞)、碎瓊亂玉(如施耐庵)等來寫雪景。
王維寫雪,筆墨空靈,感覺細膩而有層次。詩人先從聽覺著筆,寫他夜里隔著窗子聽見風吹動竹子的聲響;接著寫視覺所見:清晨開門一看,才發覺皚皚白雪已鋪滿了山頭。
「風驚竹」有聲,「雪滿山」有色,境界空闊,又緊扣著詩人隔窗「聽」和開門「看」的動作神態,一驚一嘆的內心感受,這就使人如臨其境。
接下去的一聯,「灑空」二字摹寫動態,描繪雪花紛紛揚揚、漫空飛舞之態;「積素」二字寫靜,表現給地面上已積起厚厚的一層白雪。
「深巷靜」、「廣庭閑」、則渲染雪夜里深巷、廣庭環境的清寂,傳達出詩人的心境。詩人通過「驚」、「滿」、「靜」、「閑」四個動詞和形容詞,細致地表現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緒變化。
王維吸取了前人寫雪的藝術經驗,同樣運用不粘滯于物象而純從感覺印象著以淡墨的表現方法,繪出一幅清寒、寂靜而又有聲息、光色、動感和生氣的夜雪圖。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
漢族,河東蒲州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