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歷史上,愛酒如命的詩人騷客數不勝數。酒在中國歷史上也占據了重要地位。
它是知音,千言萬語,盡在酒中;它是祝福,與君共飲,幸福安康。它既是解憂的寄托,也是快樂的源泉。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講一首白居易與酒有關的古詩,這首詩深受古今無數人的鐘愛,它就是白居易的名篇《問劉十九》。
《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首詩是白居易晚年隱居在洛陽時所作,劉十九是劉禹錫的堂兄劉禹銅,白居易的詩作中多有提到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了。而劉十九便是劉禹錫的堂兄劉禹銅。
劉禹銅是洛陽的一位富商,與白居易志趣相投常有應酬,在一個風雪欲來的傍晚,白居易邀請劉十九前去共飲,起興寫下了這首詩,短短二十字,驚艷了無數人,成了千古傳誦的名篇。
首句「綠蟻新醅酒」,開門見山,點出酒是新近釀好的,未經過濾,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顏色微綠,在水中浮動細小如蟻,故稱「綠蟻」。
簡單的二個字便描繪出酒的新熟淡綠和渾濁粗糙,酒色流香,令人嘖嘖稱美,使我們仿佛已經看到了那芳香撲鼻、甘甜可口的米酒,心向「目」往。
次句「紅泥小火爐」,粗拙小巧的火爐樸素溫馨,爐火正燒得通紅,詩人圍爐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臨的屋子,照亮了浮動著綠色泡沫的家酒,溫暖了人的身子,也溫熱了人的心窩。
后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寒冬臘月,暮色蒼茫,風雪大作,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在這樣一個風寒雪飛的冬天里,在這樣一個暮色蒼茫的空閑時刻,詩人邀請老朋友來飲酒敘舊。輕言細語,問寒問暖,貼近心窩,溢滿真情。
這首詩的前三句以「家酒」、「小火爐」和「暮雪」三個意象連綴起來構成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態、有情有意的圖畫,字里行間流溢出了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
最后一句以問句收尾,既增加了全詩的韻味,使其具有空靈搖曳之美,余音裊裊之妙;又創設情境,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許多人喜歡這首詩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被詩所感染,我們稍稍深析后發現,之所以被感染進而去欣賞喜歡,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首詩絲毫沒有嬌柔和雕琢,白居易用最質樸的意象和詞句組成了最能打動人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