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最有名的當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唐朝大詩人。再然后,蘇東坡、黃庭堅、陸游等詩人還能夠得到不少關注。等到了明清時期,依然有大把寫詩的人,但在老百姓眼里,似乎都算不了什麼了。
魯迅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這句話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贊同。比如明朝時期煊赫一時的前七子與后七子,清朝的王士禎、朱彝尊、袁枚、趙翼、黃景仁等詩人,都沒有太響亮的名氣。
倒是一些并不以詩詞最為拿手的「兼職詩人」,在民間的名氣遠比當年叱咤詩壇的文豪盟主來得響亮。比如,清代的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但其實書畫比詩歌更有魅力。很多鄭板橋的詩還是要靠圖畫才更有韻味。
再比如,明代的才子唐伯虎,同樣是多才多藝,能詩會畫。但有人問,唐伯虎的詩水平如何?老實說算不上一流。唐伯虎的詩在當年造不成大的影響力,在后世更是沒有什麼影子。
唐伯虎的詩幾乎排不進文學史,他的名氣主要在蘇州本地及江南地區。所謂的「四大才子」,其實只是「吳中四才子」,或者大一點說是「江南四大才子」,并沒有大家傳說的那麼神。
文徵明、沈周等人同樣是蘇州文人,同樣是擅長詩書畫。在詩詞的評價體系里,文徵明比唐伯虎顯然更具有影響力,在當地文壇也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只不過,唐伯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他的行為處事方式,不太符合傳統儒家規范,卻迎合了明朝中晚期興起的、「自我」思潮。如果說別人只是在寫詩的話,那麼唐伯虎本身就是一首詩,一首魅力不凡讓人驚艷的詩。
也因此,關于唐伯虎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非常廣。不管是戲曲還是電影、電視劇,唐伯虎那種追求心聲、放浪形骸、不拘一格的生活態度,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
所以我綜合評價,唐伯虎的詩算不上一流,卻足以讓人驚艷。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關注我,一起來看看唐伯虎的詩詞作品吧。
第1首,《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首詩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唐伯虎詩詞了。尤其因為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兩句膾炙人口,盡人皆知。
這首詩之所以能夠感染人心,并不在于文字技巧,而在于唐伯虎在詩中表達的情緒。唐伯虎雖有才子之名,然而生性浮躁,性格跳脫,年輕時候就經常被人勸說要收心養性,符合禮儀,可見世人對于唐伯虎的行為還是有所討論的。
然而唐伯虎并沒有收斂他的脾氣。等到他卷入科場案,功名無望的時候,他更是放浪形骸,徹底讓自己與世俗規范絕緣。其后唐伯虎靠賣畫為生,飽嘗人間冷短,而同時又自得其樂。
這首《桃花庵歌》正是唐伯虎一生的真實寫照,既有一種不被世俗看重而自我解嘲的味道,又有一種甘之如飴的欣喜。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兩句當是唐伯虎的心聲,因為真實,而所以能夠感人,而所以讓人驚艷。
第2首,《魚父圖》:朱門公子饌鮮鱗,爭詫金盤一尺銀。誰信深溪狼虎里,滿身風雨是漁人。
這是一首題畫詩,圖畫的內容是一個打魚的漁翁。唐伯虎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漁翁的同情和理解。
在古代,很多人把漁翁當成隱逸的代表,認為漁翁生活很自由很閑適。而唐伯虎對下層百姓有許多了解,知道這些漁翁的不容易,所以能夠寫出不同于傳統文人詩詞的「漁翁」形象。
「滿身風雨是漁人」,公子哥美美享受魚兒的鮮美,何曾想過漁翁的艱難呢?一嘆。
第3首,《美人圖》:舞罷霓裳日色低,滿身春倦眼迷離。錦絲步賬繁花里,閑弄珊瑚血色枝。
這首同樣是題畫詩,所寫的乃是女子的閨怨。「錦絲步賬繁花里,閑弄珊瑚血色枝」,這兩句文字雖然華麗,但意境卻相當老套,早已經被前代詩人寫過。諸如王建的《宮詞》,諸如溫庭筠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都是以女子百無聊賴的舉動來體現女子百無聊賴的心聲。
而唐伯虎寫了大量這種水平的詩詞作品,算不上一流詩人。當然,配合他栩栩如生的美人圖,那麼這些詩也足以變得更有生機和魅力,足以讓人驚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