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詩詞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幾乎所有在冊的、著名的詩人和詞人基本都愛喝酒!
所謂:
詩酒聯姻,密不可分,杯盞之間,清濁濃淡,折射出的是人間百態,世事滄桑。
台灣詩人洛夫就曾經說過:要是拿了唐詩宋詞去壓榨,起碼還會淌出半斤酒來。
比喻得實在是絕妙。
而品著這些酒詩的醇香,想象著曲觴流水的景象,我不禁有些醉了,萬萬比不得下面的這位酒興詩人,千杯不醉。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詞中酒神——蘇軾!
有一次蘇軾約好友陳季常喝酒。但陳季常是個妻管嚴,每次出來玩都需要對妻子保證早早回家,才能出來。但是這次卻跟蘇軾喝多了,還叫了歌姬來助興,最后深更半夜才回去。而回到家里的陳季常的日子自然就不好過了。
他的妻子柳氏一怒之下,想要打他,卻被家里人勸阻,最終決定讓他罰跪。
蘇東坡看到好友這樣,忍不住替好友爭辯一二。哪知道,自己的爭辯是在火上澆油,讓柳氏把丈夫學壞的責任全推到了蘇東坡的身上,二話不說就拿棍子趕蘇東坡走。
蘇東坡一代文豪,哪里受過這樣的委屈?他越想越氣,于是憤然寫了首詩調侃好友「妻管嚴」: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門前罷亞十頃田,清溪繞屋花連天。溪堂醉臥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風顛。
我游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回酒船。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元魯山。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一笑三千年。
此詩一出,大家都拿來當笑料,沒想到卻帶火了一個成語,流傳千年。這個成語就出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這四句詩把陳季常懼內的情境描繪的出神入化,雖然沒有提柳氏,但是卻將柳氏兇悍的性格描繪得淋漓盡致,「河東獅吼」這個成語也因此火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