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領域有所成就的一般就會被封上一個「才子」的稱號,明朝就出現過許許多多的才子,我們今天來說的就是一個獨領風騷的大才子—「鬼才」徐渭。
徐渭,字號文長,所以又叫徐文長。1521年生人,與紹興府一帶長大。自稱為「南腔北調人」,后人稱其為「青藤道人」,將其畫技流派稱為「青藤畫派」。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戲曲家,書畫家,軍事家。在當時與楊慎等人并稱為「明代三才子」。
小時的徐渭因其實側室所生卻由嫡母撫養,父親早亡母親被趕出府去。從小就有著寄人籬下之感,然而卻有十分機靈聰慧,自小就明白了自己的境遇,且周圍人見他聰明,又紛紛稱贊其為神童。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徐渭形成了時常郁郁寡歡,但卻有孤高自傲的別扭性格。
其少年時屢試不第,考上了秀才就再也沒有上過舉人了。周邊早傳「傷仲永」之意。幸好後來的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得到了胡宗憲的欣賞,成為他的幕僚,開始參與時政并出謀劃策。一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軍事才能漸漸顯露。
可後來的事情更是波折,徐渭的才能剛剛顯露,還未來得及意氣風發,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胡宗憲就倒台了。受此刺激的徐渭精神瀕臨臨界點,行事也是愈發的狂放不羈起來,後來在嘉靖四十五年(光源1566年)又恍惚間遇到自己的妻子與一和尚歡好,還未來得及多想就直接發瘋拿起刀斧殺死了妻子,被判入獄。
隨后幸得友人多方疏通關系,才免于死刑獲得大赦。出獄后的徐渭精神愈發不穩定,極其討厭權貴不肯與之為伍。當時有許多權貴都想求得一幅徐渭的字畫,但是徐渭卻置之不理,反倒是鄰人的一碗粗飯就可以換來一幅字畫。
後來,由于徐渭與自己兒子時長吵架,便發脾氣不與兒子同住,自己倒是孤身一人前往山林野居。但是畢竟是親子,又想讓其有個前程,便寫下一幅對聯已勉勵兒子:「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對聯寫出來兒子卻認為父親在耍弄他,更是生氣。徐渭倒是自在一甩袖就回到了山林之中,最后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徐渭在山林中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死前的景象恰好是應了徐渭的自嘲:「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死后徐渭的那副對子又被人拿出來研讀,一開始所有人都是百思不解起意。兩個一模一樣的上聯下聯,一字不差,這叫什麼對聯。最后仔仔細細地研讀多遍從字音字義上下功夫,最后才是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案而起,這可是一幅千古絕對啊!
原來,看起來像是一模一樣的對聯,她的讀音完全是不一樣的,兩個好字上聯一個三聲一個四聲,下聯則是一個四聲一個三聲。不同的讀音以至于傳達出來的意思也是完全不一樣,著實是體現了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幅對聯也就一直流傳到今天,也被各位家長們當成是教育孩子讀書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