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詩詞,讀來真的就如同讓人如沐春風一般,所有優秀的作品都能有這樣的效果。悠揚的歌聲,輕盈的舞步,悲壯的詩詞,這些都是人類藝術智慧的結晶,同樣也能夠感動一代又一代的人,成就自身的文化積累。
五代詞雖然在文學史上,無法和唐詩宋詞相提并論,但是在宋詞自身的成長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我們都知道詞一開始都是俗的文學形式,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偏向于世俗。那麼后來為什麼宋詞卻能夠取得和唐詩相提并論的歷史地位?就是因為五代詞在中間起到了重要作用,那就是「雅化」。
這種詩詞的雅化首先表現在用詞遣詞造句上。我們今天看那些能夠流傳下來的五代詞作品,大多都非常講究用字。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詩詞,僅僅是開頭的九個字,就讓我們如沐春風。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這詩詞是五代詞人韋莊的《謁金門·春雨足》,前文所描繪的內容并沒有太多新意,但是其中對于優美景色的勾勒堪稱經典。
尤其是開頭的九個字,幾乎每一個字都充滿著詩情畫意,時隔千年,讓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耳目一新,如沐春風。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春風春雨送來萬物生機,春雨淅淅瀝瀝的,卻把這個世界天地間都沖刷一遍,呈現出煥然一新的姿態。小溪邊的柳樹,更是在春雨的滋潤下長出了嫩芽。一個「染」,運用到了擬人的手法,卻也更加顯現出畫面的清新可人。
「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春天美景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飛來飛去的飛鳥。柳樹枝剛發出了嫩芽,忽然飛來了一對鷗鳥,它們的羽毛充滿亮澤,就像是白玉一般。成雙成對地掠過水面,嘰嘰喳喳地嬉戲。
這是多麼春意盎然的景色,從上面的景色當中,詞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于樓閣之中的女子。這也是五代詞當中的通病,他們內容相對貧乏,把目光都投向閨閣之中的女子,試圖在他們的身上找到一些靈感。
春天到了,深閨中的女子也更加思念遠行的郎君。「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這是一幅盼歸圖。簾門高卷著,女子把欄桿全部「倚遍」,但是看到的卻也只有遠方的白云。
苦苦的等啊,苦苦的盼,苦苦的思念。看到天地間小鳥都是成雙成對,看到天地間春暖花開,而自己卻只能辜負了美麗的青春年華。「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看到的就只是平靜的江水,不斷飄遠的云,籠罩著煙霧的樹。那一顆心所占的不過是方寸之地,但是卻因為思念那一雙眼睛已經看到了千里之外。
韋莊本屬于花間詞派的重要代表詞人,他的詩詞風格也代表了當時五代詞的寫作風格。他們極力追求詞的雅致。雖然內容或許并不是那麼高級,但是他們的抒情卻更加顯得出色,尤其對景色描繪的遣詞造句可謂是妙手為之。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就如同那句著名的「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