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無非「生ㄙˇ」二字,不管生前落魄或者富有,平凡或者偉大,最終都離不開成為一捧黃土的宿命。當一個人面對ㄙˇ亡的時候,一切凡塵俗世的東西都不再重要,因為大部分人的終點站都是火葬場。
也許是出于對ㄙˇ亡的避諱,火葬場在很多人眼中十分的晦氣,這也連累到火葬場的工作人員被大家所歧視。
譬如很多酒席、婚宴等場合不允許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參加,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他們也遭到了各種不同的排斥。
火葬場往往被建在很偏遠的地方,無論一個城市的規模大小,想要到達火葬場都必須開車前往,一方面因為火葬場會經常出現大量的煙霧,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所以不會在城市中心和居民區出現。
另一方面,火葬場被認為是十分晦氣的地方,這里不僅有大量的ㄙˇ者,還會經常有ㄙˇ者家屬泣不成聲,如果居住在火葬場附近,每天的心情可想而知,但無論火葬場與ㄙˇ者如何,火葬場的工作人員是無辜的。
相反,他們才是陪伴ㄙˇ者最后一程的人,最應該受到大家的尊重。
但事實完全相反,一離開火葬場,大家對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充滿了歧視,以至于現在火葬場的工作人員都會主動「避嫌」,不參加各種喜慶的活動,與人見面也不與人握手,以免帶給別人「晦氣」。
有的人甚至還不會去外面吃飯,生怕被飯店老板趕出來,這讓相關工作人員產生了很大的的精神壓力。
久而久之,火葬場的工作人員不但不茍言笑,還必須想辦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畢竟每天參與ㄙˇ者的火化工作,而他們的調節方式就是自嘲,這從火葬場門口的對聯可以看的出來。
很多火葬場門口都會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
這其實是一種自嘲的表現,作為工作人員,受到歧視其實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他們必須接受,但他們的內心其實也有所不甘,所以他們用一副下聯來嘲諷世人。
如果說上聯是自嘲中帶著一絲灑脫,那麼下聯則是赤裸裸地嘲諷:「先到后到先后得到。」
如果說每個人的出生不同,那麼每個人的ㄙˇ亡基本相同,生前的所有東西,財富、地位、精神,在ㄙˇ亡的那一刻都不能帶走,其中當然也包含偏見和嘲諷。
這幅下聯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意思是無論多麼有錢的人,生前為了延長壽命付出了怎樣的辦法,都逃不出壽命的束縛,
平民百姓會ㄙˇ,世界首富會ㄙˇ,所以大家都會面對ㄙˇ亡,只不過是先后順序不同罷了。
而第二層含義則是對那些帶有歧視的人赤裸裸地嘲諷,無論你對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如何有偏見,最終還是要回到這里,并在工作人員的手里從一具肉體變成一盒骨灰,那個時候,你還能帶有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