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江南最美,處處繁花似錦,美得如詩如畫,置身其中猶如在畫中行走,小橋流水,煙雨人家,這就是江南的獨特之處,美不勝收,讓無數的文人流連忘返。為此有很多關于描寫江南美景的詩詞,但是總體上來說,很多的作品無非只是著力描寫眼前的景色,并沒有深入地描寫,所以展現出來的美,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只有吳文英的詞最傳神,寫得很細膩抓住了春色美景的特點,以這首《望江南·三月暮》來說,盡管通篇寥寥數語,但是寫出了新意,把江南的美景描寫得很細膩,從而使得整首詞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可見詞人對于江南情有獨鐘,同時身處江南,仔細觀察各地的不同的風景,才能夠寫得如此驚艷。
吳文英是宋朝著名的詞人,其詞大多意境唯美,而這首《望江南·三月暮》正是他眾多作品中的名篇。全詞意境唯美,突出了三月的春色美景,從各個細節處落筆,從而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讓人讀了之后,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此詞,最為突出的一個地方,所以我們先來看一看原文,然后再細細地去品讀。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長日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蔭中。無處覓殘紅。
每年進入三月后,江南就會進入雨季,此時天氣開始逐漸升溫,花兒開始在春風中綻放,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上片直接描寫三月的美景,以此為切入點,著重于表現眼前的景色。三月暮春時節,花兒開始慢慢地凋謝,情意反而更濃。美人剛剛離開,秋千在月色下,靜靜地懸掛著。拴在楊柳下的馬,正在春風中嘶鳴,遠處的江面上,停泊了很多的船,但是上面沒有一個人。
吳文英正是由景寫情,從眼前的景色,進而深入地描寫,周圍的人和事,這種獨特的描寫方式,使得整個上片有著一種獨特的美。由這幾句,也可以看得出來,吳文英對于事物的觀察很細膩,從而才能夠寫得如此唯美。眼前是三月的美景,周圍的花兒開始在凋謝,月色下的秋千懸掛,一切都是那麼的唯美,讓人心曠神怡,詞人也是有感而發。
下片著重于描寫一種心情,由于感受到了眼前的美景,讓詞人很是感動,為此在這里更加細膩地描寫景色,同時還融入了當時的感受。
房間里的人,看上去沒有精神,已經憔悴得不成樣子,一直躺在床上。原本想要歸家的燕子,看到房間里的銀燈亮著,停在外面不敢回家。外面此時綠樹成蔭,樹枝上流浪的黃鶯,正在不停地鳴叫,那聲音聽了讓人傷感。春天馬上就要結束了,這個時候連凋謝的花兒都難以找到,可我依舊還是喜歡江南的三月,畢竟這個時節最美。
吳文英這首詞寫得很美,并且還寫得很巧妙,在前面的兩句,先是點明了時間,這樣的一種創作手法,為的就是貼合主題,從而寫出那種獨特的美。吳文英是宋詞大家,其詞大多很獨特,雖然這首詞主要是寫景,但是從字里行間,還是能夠感受到,詞人當時的心境,為此才使得全詞意境高遠,有著一種獨特的美。
文字是很難表達出那種細膩的美,但是吳文英通過周圍的景色,還有當時的一種感受,從各個不同的細節處落筆,從而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美。使得讀者從這首詞中,便能夠感受到江南細膩的美。而且全詞首尾相連,結構嚴謹,以悲春傷時寓意歡愉易逝,猶有余情未了,讓人回味無窮,著實是一首不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