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有多美?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們雖然不能用語言準確地回答出來,但我們的腦海里,卻會不由自主地冒出許許多多美麗的句子。「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如果說歷史是一道鐫刻著時光印記的墻,那麼這些句子,就是鑲嵌在墻壁上的一顆顆明珠,光耀千古。今天,筆者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冷門宋詞《漁家傲》,就像一顆蒙塵的明珠,不為多數人知道。「小雨纖纖風細細」,這首冷門宋詞,開篇美得心醉,結尾卻痛徹心扉。全詞如下:
漁家傲· 宋代: 朱服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戀樹濕花飛不起,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
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市,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這首詞的作者是北宋詞人朱服,一個十分冷門的詞人。盡管如此,他卻憑這首詞得意一生。詞作凄美無比,堪為千古絕唱。在《全宋詞》中,朱服也僅存這一首詞。據載,朱服與蘇軾相交甚密。后蘇軾因反對新法遭受貶謫,朱服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往海州。這首詞就作于此時。
整首詞風格清麗,凄美婉轉,是作者一生的得意之作。每每提及此詞,朱服神情間頗有得意之色。詞作上片寫景。開頭兩句「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清新纏綿,十分唯美。暮春時節,風柔雨潤,楊柳依依,萬家屋舍掩映在青煙綠霧之中。「纖纖」 「細細」常用來形容女子身形窈窕,作者卻用此二詞來形容「春雨」 「春風」,將春天寫得迤邐多情。
此時,「綠暗紅稀」,春天就要逝去了,因此總難免讓人平添幾分愁緒。所以,緊接著詞作次三句「戀樹濕花飛不起,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就寫春花濕重難飛,仿佛是愛戀著春樹似的不忍離去。它表面上是寫花戀樹,實際上是寫詞人自己對春天的戀戀不舍之情。
春雨綿綿,花朵被雨水浸透,風吹過后便飛不起來。這本是一種很普通的自然現象,詞人卻采用擬人手法,賦予花和樹以人的情感,想象奇特。春天將去,花尚且不忍辭別芳樹,人的心情自然可想而知。這「愁無比」三字,即有花之愁,又有人之愁,深重難遣,故而在上片最后,詞人說道「和春付與東流水」,將愁連通春天一道付與了東逝水。
詞作下片抒情。「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承接上片「東流水」,感嘆春天易逝,美人與志士都會老去。這九十日的春光極為短暫,即使解盡金龜來換酒相留,也是終究留不住的。
「金龜」指古代男子身上所佩戴的玉飾,源于唐賀知章「金龜換酒酬李白」的文壇佳話。
作者借用這個典故,不是為了換酒酬人,而是想借酒留春,真是情致婉轉。而后,「寄語東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是說:即使留不住春天,我也要拼卻一醉,以換取暫時的歡愉。可是,這歡愉中卻含著多少往日的辛酸淚,真是令人無比傷懷!
結尾「而今樂事他年淚」,以今日之「樂」來訴他年之「淚」,說明詞人心中浸滿了愁緒,卻又無法排遣,愁緒不斷,感傷無限。詞作以「美景」開篇,詞尾卻以「淚」結尾,這種強烈的對比反差,讓讀者的心情在詞人復雜的情緒變化中,也莫名變得傷感憂愁,不知從何處說,也不知如何說。古典詩詞的美,其實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