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作為一種中華民族獨創的文化形式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
對聯根據用途的不同分為很多種,如春聯、挽聯、賀聯等。大多數對聯都是為了慶賀,因此是用于喜慶的場合,只有少數對聯代表的是悲傷的情緒,如挽聯,使用場景是葬禮。
既然說到了葬禮,就不得不想到火葬場。
在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大力提倡火葬,殯儀館修建數量大幅增加。火葬場可以說是我們所有人的終點。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的火葬場門口也會貼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早來晚來都得來」,而它的下聯看完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我們對于喪葬事宜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在大喜日子里,關于這些只字不提,生怕犯忌倒霉。但偶爾也有例外,比如最為「晦氣」的火葬場,門口卻公然貼出一副對聯。雖然這對聯的含義并不吉祥,但讀完卻讓人贊嘆不已。
火葬場門口的對聯有「早來晚來都得來」的上聯,而下聯則是「先到后到全得到」。這對聯在意境和句式上對應得很整齊,不僅字數一樣,結構也一樣。關鍵是符合火葬場的工作性質,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個火葬場的水平確實高。
無論是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社會上的普通人,沒錢的乞丐,還是億萬富翁,雖然他們過去的經歷和待遇不同,但走后的待遇是一樣的,就是化為灰燼,火葬場是他們人生的最后一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所以火葬場的對聯,實際上也是對家屬和逝去親人的一種安慰。
很多人一談到4亡,就會覺得離自己很遠。其實人生不過幾十年,時間過得很快。很多人會突然回頭,發現自己已經半截黃土埋身了。時間就像是白駒過隙,人、動物、植物最后都難逃4亡的命運。這是自然規律,誰也改變不了。
古代的皇帝總是用盡手段尋找長生,最終也是「不得求」,4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是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了,每個人都是這樣。
其實4亡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可怕,我們也可以把4亡看作另一種存在方式。
我們失去的親人只是以不同的方式陪伴著我們,而我們走后,也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對大自然做出貢獻。
各位看官,你們覺得這個下聯如何?你們還能想到什麼更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