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關對聯的趣事有很多,明代有一位對聯高手叫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唐伯虎一生窮困潦倒,靠寫字賣畫為生,他一邊游歷山水,一邊吟詩作賦,其中還發生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大多數都和對對聯有很大的關系。
比如有一日唐伯虎和詩人徐禎卿出去游玩,這位徐禎卿也是有名的才子,和唐伯虎一同位列「吳中四大才子」。他們二人攜手出游,共同欣賞江南的亮麗景色,不知不覺就來到一座寺院之中。
兩個人準備進寺院參觀一番,這個時候忽然傳來了鐘聲,兩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童子拿著一塊木頭正在撞鐘,徐禎卿看到這個場面,忽然想到了一個上聯,于是就說了出來:「童子執桐木,撞銅鐘,同聲相應」。
這副上聯就是一副同音聯,其中「童」的讀音就出現了4次,而且還是應景之作,十分的難對,這副上聯也堪稱是一副絕對了。
唐伯虎聽到徐禎卿的上聯,知道對方是有意試探他的才華,但是一時間想不出好對子,只好繼續前行。兩人來到了一處清幽的地方,唐伯虎看到一位女子穿著緋衣(紅色的衣服)正在叩門,一時間文思泉涌,對徐禎卿說:「徐兄,下聯我想好了!」
徐禎卿趕忙詢問唐伯虎的妙對,唐伯虎大聲地說出了下聯:「妃嬪著緋衣,叩扉戶,非禮勿言」。這副下聯也是同音聯,和上聯十分的對仗,其中四個「妃」的讀音和上聯「童」的讀音也是一一對應,又是即興的對聯,可以說是十分經典,堪稱是妙對了。
有的網友看到這副對聯,也躍躍欲試想當一把唐伯虎,比如有一位才子對的下聯是「中宮表衷心,獻鐘情,忠心可嘉」,可謂是十分的巧妙。還有的人對「道長看道經,修道術,道法自然」,這個下聯是同音同字,但是上聯卻是同音不同字,所以雖然對得好,但是并不符合上聯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