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后,成為北宋違命侯。
從皇帝淪為囚徒,幾乎每一天,李煜都沉浸在悲傷中。
有一天,他寫下一句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真是絕妙的語句!此語一出,無人不贊,愁如春江水一般長。
不可捉摸的愁,化為了有形的春江水,那麼長,綿綿不絕。
有人感慨:自李煜以后,還有誰能將「愁」寫得更好呢?
還真有。
李煜去世130多年后,宋代「鬼頭」詩人寫下一首絕美宋詞,結尾13字成寫愁絕唱,成朋友圈名句。
詩名《青玉案》。
青玉案
北宋 ·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年華誰與度。
月橋花院,綺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空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這是一首極美的宋詞。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歷來被人稱絕。
詞人將無形的愁思,化為有形的煙草、飛絮、梅雨,仿佛愁思撲天蓋地而來,愁思之多之美,躍然紙上。
寫下這首千古絕唱的,是賀鑄。
賀鑄,字方回,相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后裔。
賀家五代都擔任武職,賀鑄本人的性格也是豪放威武。
他有一首《六州歌頭》,開頭就讓人振奮人心。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威武的賀鑄長得丑,有一個外號:賀鬼頭。
陸游《老學庵筆記》里說: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氣。
《宋史》中記載: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
幸運的是出身好。
賀鑄是宋代孝惠皇后的族孫。
孝惠皇后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結發妻子,感情很深,趙匡胤當皇帝后,追謚為孝惠皇后。
出身于后族,賀鑄娶的也是宗室之女。
如此看來,賀鑄理應有一個光明的人生,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賀鑄剛直不阿,得罪了不少人。
《宋史》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賀鑄為官時,有一個同僚是重臣之子,非常倨傲,不把別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這個紈绔子弟偷盜公家的財物,被賀鑄發現。
賀鑄將他帶到一個密室里,讓下屬和仆役都退下。
這是一場干凈利落的審訊。
賀鑄拿著一個板子,就開始打,說:
你過來,自己看看。你是不是在某時偷了某一件物品做某用的?
這是不是你某一天從某一家里偷出來的東西?
紈绔子弟哪見過這個陣仗,賀鑄那麼兇狠,出也出不去,嚇得不行,馬上招供:是我干的。
賀鑄說:如果你服從我的處罰,我就不將此事公諸于眾。
賀鑄狠狠地責罰了紈绔子弟后,大笑而去。
在官場上,剛直不阿的賀鑄實在不討喜。
少年時的賀鑄,就懷有為國建功的雄心壯志。
可數十年如一日的,在官場沉淪,一生只擔任很小的官職。
晚年時,賀鑄退居蘇州橫塘,從此再不言官場之事,只是看看書,寫寫文章。
蘇州地處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絕妙之地。
一天,一個美麗的女子路過橫塘。
賀鑄被女子吸引了,誰不喜愛美好的人和事呢?
女子沒有回首,沒有注目,徑然離去。
看著女子的背影漸行漸遠,賀鑄心里很失落。
錦瑟年華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賀鑄問:她會和誰度過這美好的歲月呢?
沒有人能回答他。
是在美麗的花園里?還是在高門大戶的深宅中?這一切,只有春天知道罷了。
匆匆路過的女子,像極了青春。
只是忽然一瞬,時光就從指尖溜走,再不回顧,徒留人在原地悵惘。
賀鑄望向遠方,暮色時分,飄飛的云彩不停地變化著,拿起筆來,準備寫下斷腸詩句。
怎樣書寫此時的愁思呢?
我的愁思呀,就如同那江邊初生的春草、城中飄飛的柳絮、梅子時節淅淅瀝瀝的小雨。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被譽為寫愁佳句,千古傳誦。
賀鑄也因此得了兩個外號——賀梅子,賀三愁。
只是一個女子路過,一個偶然的邂逅,催生了一首絕妙的宋詞。
賀鑄羨慕的是女子嗎?
美麗的容顏,青春的年華,誰不喜歡呢?
賀鑄更感嘆的,是那逝去的年華。
此時,賀鑄住在蘇州,已經六十多歲了,早已鬢發蒼蒼,不復少年模樣。
看到正值青春的女子,美好的歲月還在,理想也有望實現,怎能不讓人羨慕呢?
可回望自己,豪情壯志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消磨殆盡,愁思由此而生,綿綿不絕。
也許,只有當我們老了,才會明白:青春真的是一個人擁有過的最好的東西。
每每讀到這首詞,都感慨漢語之美。
寥寥數語,幾個意象,就將愁思描寫得又美又回味不絕。
賀鑄早已仙逝,跨越近900年, 無數現代人不斷吟詠著這一句,訴說著內心的無限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