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銀河之上。
天蓬元帥呆呆地立著,遠處,嫦娥窈窕的身影終于漸漸模糊、消失不見。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天蓬喃喃地念著這兩句詩,只覺今夜的月色似乎格外凄冷。
天蓬記得清楚,初見到嫦娥的那一刻,是從未有過的心動。
那是在蟠桃宴會上,仙家云集,觥籌交錯。
一群仙女如輕云般飄來,伴著絲竹管弦聲聲,翩翩起舞,舞姿裊娜動人。
那麼多美麗的仙女,天蓬的目光卻只定定地鎖在嫦娥一人身上。
看她翩若驚鴻的步伐,看她婉若游龍的身姿,看她眉眼間的笑意婉轉,看她舞動時的翩飛衣袂。
胸口處,心跳得熱烈。
後來天蓬便常常去月宮,匆匆地走去了,到了門口,卻又不進去,只徘徊著。
天蓬常能見到嫦娥在月宮的身影,有時是抱著玉兔立在一棵月桂樹下,有時是一人跳著舞,一人撫著琴。
極偶爾地,嫦娥恰巧出門,撞見來不及躲藏的天蓬。
嫦娥便笑著叫一聲「天蓬元帥」,天蓬這時反倒像個害羞的孩子,是見著陌生人時的激動著、局促著。
忽忽便是一年過去了。
人間有一句俗語,說「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其實天宮又何嘗不如同深山呢?
在遇見嫦娥之前,天蓬已度過太漫長太漫長的一段歲月了,他怕了,害怕孤單,害怕寂寞,害怕要再一個人度過這無盡頭的年月。
今夜,他喝了許多的酒。趁著酒意,他終于大膽了一回。
他決心向嫦娥表白,表白自己有多麼愛她,多麼想要陪在她身邊,多麼想要一直一直待她好。
可是,嫦娥拒絕了他。
像拒絕一次無足輕重的邀請般,那麼毫不猶豫,那麼決絕。
想到這里,天蓬的心又惻惻地疼了起來。
天蓬想,當仙人其實又有什麼好呢?他做了幾千年的神仙,卻好似混沌一夢。
一日與一月有什麼分別?一月與一年又有什麼分別?
他恨極了這無休無止的歲月,恨極了這無情無欲的仙人。
終于,他自愿地走上了誅仙台。
他想,他不要再做仙人了,他不要這無止境的時光了。
他寧愿做一個人,哪怕是一頭豬,生命短暫如蜉蝣,也要有情有欲、恣心肆意地活一次。
跳下誅仙台的那一刻,天蓬最后一次望向月宮,口中輕顫著,卻終于什麼也沒能說出。
后記
記得小的時候,看港版《西游記》,黎耀祥飾演的豬八戒,油嘴滑舌,又搞笑呆萌。
那時候,每次聽到他很深情地念出」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這兩句詩時,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也許是他一副豬鼻子、豬耳朵又故作深情的樣子實在太滑稽,怎麼看都同具有濃厚悲情色彩的這兩句詩,掛不上鉤,我一直是把他作為西游路上插科打諢的搞笑人物來看的。
可是現在,或許是長大了,從前許多的看法都變了,對豬八戒這個人物突然就有了新的認識。
從相貌堂堂、高高在上的天蓬元帥,跌落谷底,成為一個丑陋不堪、人人喊打的豬妖,皆因一個「情」字。
如果說在《西游記》里,唐僧是「寡欲清心」的化身,那麼豬八戒就是「多情重欲」的代表。
他貪吃、好睡、好色,欲極重,而情極多。
從嫦娥仙子到高小姐,再到西游路上形形色色的女子,他總是見一個,愛一個,而每一個都付出真心。
在他的身上,人的欲望,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個「豬八戒」。不同的是,我們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史鐵生說: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
這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卻也是人活著的根本動力。
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泯滅欲望,也不必去泯滅。
活著本身,就是同欲望做著一場無休無止的拉鋸戰,不可無欲,不可重欲。
懂得克制欲望,也能夠適時滿足欲望,這樣的人生,才是我們大多數人所憧憬的美滿。
接下來,我們來看文中反復提及的「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這兩句詩。
你是不是以為,這就是一首詩中完整的兩句,讀起來似乎還挺順。
但其實,他們分屬兩首詩。
「多情自古空余恨」, 來自清代文人魏秀仁(字子安)的長篇小說《花月痕》第十五回: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
香巢乍結鴛鴦社,新句猶書翡翠屏。
不為別離腸已斷,淚痕也滿舊衫青。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只能留下無窮的怨恨。美好的夢境,總是最容易醒來。
「此恨綿綿無絕期」,我們就很熟悉了,來自白居易的《長恨歌》: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節選)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白居易筆下,被寫得纏綿悱惻,惹人動容。
同樣是一個「情」字牽絆人心。
「多情自古空余恨」真正的下一句「好夢由來最易醒」,講述的就是世間美好事物的容易破碎與消逝。
就像白居易《簡簡吟》里所寫的:從來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又如王國維《蝶戀花》里的: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如果說「 多情自古空余恨」,讓每一個情場失意的人,都能從中體味到為情所苦、 而又難以自拔的無奈與苦澀滋味。
那麼「好夢由來最易醒」,則訴說著人世間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一種境遇:
好花易凋,良景易逝,美人遲暮,英雄末路。
一切皆成過往,無物能得永駐。
提醒著我們,好好珍重,善自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