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第一,這四個字似乎成了歷代文學界所公認的。
說的就是在文學上,沒有誰能成為大家一致公認的第一,這也驗證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
但即便如此,依然人喜歡對留名后世的文學大家做個評判和比較,就比如清朝初期的作家王士禎就評選出了他認為的前三名,他是這般說的:
自漢魏以來,兩千多年的文壇上,只有曹植、李白、蘇軾這三人能當得上「仙才」的稱號。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也是建安文學的杰出代表,在詩詞方面的造詣也很高,尤其是能在重大壓力之下七步成詩,這種文學造詣自然令人欽佩。
但是相比較李白和蘇軾來說,曹植的才氣還是略微顯得有些單薄,畢竟無論在詩詞的知名度還是數量上,李白和蘇軾那都是人們公認的無可爭議的詩詞大家。
那麼如果在他們兩人中間評個高低,究竟誰能更勝一籌?
這個問題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固定的答案,畢竟他們生活的年代不一樣,經歷的事情不一樣,甚至性情也不一樣,所以他們兩人的寫作風格自然也不一樣。
不過盡管如此,依然不影響后來的人對他們兩人的比較,甚至有一些文學名家也對此時樂此不疲,想著自己的評判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明朝的文人卓人月是當時文壇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學理論家之一,他是一位文化狂人,憑借自己的學識寫下了很多詩詞評論典籍。
而在他的詩詞評論典籍里,就有對蘇軾和李白詩詞高下的評判,他認為蘇軾閑來無事下了一首詞,僅憑其中的5個字,就勝過了李白。
那麼蘇軾究竟寫了什麼詩詞,卓人月的評判是否又有理有據?
李白,字太白,被后人譽為詩仙,是盛唐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至于說李白為何浪漫,這并不是因為李白是個浪漫的人,而是因為他寫作的風格讓人覺得他很浪漫,李白寫的詩并不少,但是對自己妻子卻懶得多費筆墨,如果說他是浪漫的人,或許他的妻子都會嗤之以鼻。
當然李白并不是沒有給女性寫過詩,他曾將玉真公主寫成了天上下凡的仙女,更是將楊貴妃寫成了如同牡丹一樣的艷麗,所以說李白的浪漫也是分人來的。
李白與酒不可分割,他的很多詩詞都是喝高興而寫下的,甚至說沒有酒就沒有李白的詩詞成就也不為過,腰間一壺酒,張口便是盛唐,這就是李白的風采。
蘇軾,字子瞻,也被后人尊稱為蘇仙,是北宋時期豪放派詞人的領軍人物。
在世人的眼中,蘇軾是豪放的,似乎沒有什麼是他在意的東西,其實不然,蘇軾的詩詞是豪放的,但是他這個人一點也不豪放。
他十分在乎功名,為了當個大官也是不遺余力,依仗著他在文學上的造詣,蘇軾起初也是順風順水,但是后來由于母親的去世,他在家守孝的三年,朝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著名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
當然,也可以說是王安石斷了蘇軾的仕途,只不過后來蘇軾因烏台詩案被關進大牢,還是王安石替他求的情,單憑這點王安石就值得被人尊敬。
相比較李白的愛喝酒,蘇軾則更愛好美食,幾乎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能別出心裁地整出幾道名菜,以至于我們現在還在有滋有味地品嘗著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
李白和蘇軾雖然生活的年代相差了300多年,但是他們還是有一個共同點的,那就是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李白是主動的,而蘇軾是被動的。
正是由于他們走得地方多,所以也讓他們在寫詩作詞上,成就了令人為之側目的光芒。
卓人月對李白、蘇軾兩人的詩詞有著很深的研究,既然他要評判兩人高低,自然要拉出具體的詩詞,而他選擇的就是李白的《月下獨酌》和蘇軾的《點絳唇》。
至于說為何將這兩首詩詞來比較,是因為這兩位詩人所處的環境很接近,而創作詩詞的主旨也很接近。
李白寫的內容是: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而蘇軾寫的內容是:
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還知麼。自從添個。風月平分破。
很顯然,這兩首詩詞都是寫的月下兩人的孤獨,但是意境卻大不相同,而卓人月則認為,蘇軾閑來無事寫的這首詞更勝一籌,只因其中有「明月清風我」五個字。
卓人月是這樣解釋的,那個「我」字,是平常生活中最為普通的字,而明月、清風也是人們所熟悉的景物,但是將「我」與「清風明月」相結合,直接寫出了大道至簡的人生哲理。
而反觀李白的「對影成三人」雖然在意境上也令人感覺清新脫俗,但是在哲理上卻無法與蘇軾所寫的相提并論,因此他認為蘇軾要勝過李白。
卓人月的評判能不能被眾人認可,這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以一首詩詞來評判高低似乎有些武斷了些。
要說對兩人高低的評判,我認為還是宋神宗的評判最為中肯。
有那麼一次,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詞之后,就覺得李白這人真是太仙了,寫的詩詞也別有一番風味,于是他便問周邊的臣子:
我朝之中有無可以比肩李白的人物?
臣子有人說王安石,有人說晏殊,有人說歐陽修,也有人說王安石,宋神宗聽后搖了搖頭,直到有人說出蘇軾的名字,他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過之后他又加了一句:
白有軾之才,而無軾之學。
意思是李白有蘇軾的才氣,但是卻沒有蘇軾的學問,這也就是說,在宋神宗看來,李白在文采上是強于蘇軾,而蘇軾在學識上強于李白。
不得不說,宋神宗這一評判相當精準,也是被后人信服的,而結合他們的多篇詩作來看確實如此,根本沒法反駁宋神宗。
其實以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年輕時很多人都喜歡李白的灑脫無束,但是到了中年之后,會更加喜歡蘇軾的豪放穩重。
李白是超脫世俗的,他致力于成為真正的仙人,而蘇軾是在世俗中不斷沉淪,更加接地氣,那麼你認為,兩者之間誰更厲害呢?
參考文獻:《舊唐書》、《宋史》、《詩詞大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