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家周敦頤寫出了著名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成為其中最具靈魂的古文語句。謳歌了蓮花的君子品格,也代表了作者本身對君子品格的追求。
用花朵來代表人格的追求,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現象。陶淵明愛菊花,陸游愛梅花,都是如此這般的表現。在周敦頤之前,也有些人已經寫到了蓮花極致的美感。而且詩人鼎鼎大名,和晚唐的李商隱齊名。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這就是溫庭筠的《蓮花》。溫庭筠和晚唐的李商隱同樣富有才華,同樣的仕途坎坷。后人把他們兩人相提并論,并稱「溫李」。李商隱的詩向來晦澀難懂,而溫庭筠則是把詩歌語言的華麗發揮到了極致。
從那些著名的花間詞(溫庭筠是花間詞人杰出代表),我們就能夠看得到他的語言風格,在這一首唐詩當中也能夠管窺一二。
一開始寫詩人遠觀荷塘。「綠塘搖滟接星津」,你看那一大片荷塘,片片荷葉重重疊疊,美麗蓮花隨風搖曳,荷塘蕩起層層漣漪。
一望無際,遠看就像是和天邊銀河連接在了一起。
這美麗的荷花吸引了詩人的目光。雖然后人周敦頤曾經說蓮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但是溫庭筠還是打算前去一看究竟。所以他劃著小船,「軋軋蘭橈入白蘋」,船槳發出喳喳的聲響,進入荷塘之中近距離觀看荷花的美好。
這麼近距離觀看,確實收到了不一般的景色。「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你看著一朵朵盛開的蓮花,就像是當年的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如蓮花仙子一般蕩起層層的漣漪,撲面而來是一種仙氣美。
然后也能細細地嗅到蓮花美麗的芳香,應該是當年洛神的香塵殘留。
詩歌的最后兩句,繼承了從曹植《洛神賦》而來的靈感,寫出了荷花的驚為天人之美,如仙子下凡一般,帶給人一種極致的美感享受。
從這樣的詩篇當中,我們也能看得出詩人遣詞造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