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延續了319年的封建王朝,宋一直是一個讓人頗有微詞的朝代,歸根結底源于其當權者的軟弱,不僅輕信佞臣,還要打壓忠臣。
即便擁有抗爭的能力,還是一味地選擇退縮忍讓,割地求和,打了勝仗還要賠款的國家,宋也是獨一份。
雖然宋朝在軍事上總為人所詬病,但是其經濟和文化上的繁榮也是被多數人稱頌的。
宋在誕生了無數優秀的詞作家的同時,也涌現了大量用畫筆勾勒人間的畫師。在這些畫師中,繞不開的就是張擇端以及他僅存的作品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汴京的風土人情,其特點之一是繁而不亂,細致入微。繁雜的場景,眾多的人物,在張擇端的筆下迸出,成為了留給后世的珍寶。
清明上河圖以細節著稱,可是當它被放大100倍之后,卻出現了令人尷尬的一幕,那個躺在樹下的男子究竟做了什麼?
張擇端出生于東武,年幼時便勤奮好學,宋朝重文輕武,父母也希望他可以走科舉之路。
但是張擇端游歷大江南北,卻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恰好他天賦極佳,雖然學畫時間較晚,但幾年時間他便成了汴京小有名氣的畫師。
張擇端擅長人物、建筑,也是其曾經的游學經歷,使他的畫作充滿了煙火氣息。眾多的畫師愛山水風景,可他偏偏愛市井,愛那真實的生活。
之后朝廷組織畫院選拔,張擇端決定參加,他以深山藏古寺的畫作拔得頭籌,成功入選畫院,并得到了宋徽宗的賞識。
畫院的主要工作是記錄皇帝及其宗族的生活,這對于畫師的技藝有著極高的要求。
張擇端看遍了汴京,他想用畫將自己的見聞描繪下來,他的想法得到了宋徽宗的支持,畢竟沒有一位皇帝不希望自己統治下的繁榮被世人所知。
于是清明上河圖誕生了,張擇端從巨觀的視角進行構圖,又以微觀的筆觸進行描繪,結合他自己的所見所聞,才有了這一幅畫在娟帛上的全長5.2米的傳世巨作。
清明上河圖一經完成,便得到了宋徽宗的贊揚,他斷定這幅畫會千載揚名,而事實也證明了他是正確的。
史書上對張擇端著墨不多,他也僅有清明上河圖一幅作品流傳于世,但這一幅作品也足以證明其技藝之高超,他與他的畫作一同,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清明上河圖共描繪了800余人,從王公貴族到市井小販,從京郊風景到汴河勞作再到繁華街巷,各個階層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人們的表情行為不盡相同,龐大繁雜的事物卻沒有給人混亂之感,反而井然有序。
身著華貴的婦女乘坐轎子踏青歸來,世家子弟們騎著馬,與之相對應的是穿著草鞋、挑著扁擔到汴京城賣貨的百姓。
汴河之上更是一副繁榮的景象,商人的船只滿載著貨物駛來又離去,工人們忙著卸貨裝貨,纖夫們拉著纖繩,所有人都在為了生計而奔波。
而在汴京城內,商鋪可謂是琳瑯滿目,喝茶的、賣酒的、賣胭脂水粉的等等,一派欣欣向榮。
茶館里坐著聽書的,小販在沿街叫賣,官員們在例行公事,能看到招攬客人的婦女,也能看到侍女環繞的官員家眷,在畫中有著人生百態。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每一個小人物都值得研究,它是北宋的一個縮影,是研究北宋時期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材料,其中一個令人較為尷尬的細節表明了古人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保守。
把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后,可以看到一名男子正趴在樹下乘涼,這本是炎熱夏天里的一個常規操作,但此時的他卻只穿著一條紅色短褲,大腿和小腿都露在外面。
尤其是他周圍的人皆穿戴整齊,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只是周圍人仿佛都見怪不怪,并未露出驚訝的表情,這種事情對他們好像再平常不過。
這與我們印象中的古人大相徑庭,提起封建時代的人,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是里三層外三層的保守刻板的形象,沒想到古人也有如此大膽奔放的一面。
這同時也展現了張擇端的細致入微,他將自己所見到的一切皆描繪下來,并不避諱,他單純地將自己當做一個記錄者,這才讓后世有機會看到當時的人們最真實的生活。
清明上河圖的精妙在于細節,無與倫比的細節輔之以爐火純青的畫工,才造就出了它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
對不同階層人物的詳細刻畫,對汴京風景和建筑事無巨細的描繪,它所展現出來的社會風貌更使得清明上河圖有了舉足輕重的歷史價值。
清明上河圖并不是張擇端的即興之作,在這一派繁榮景象之后,也能察覺出若隱若現的危機。
比如沒有人看守的望火樓,比如沒有士兵盤查詢問過往人群的城樓,再比如滿是私船的運河,一樁樁一件件都表明了官員的懈怠。
文官與武官迎面相遇,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愿退讓,被商販占據的街道,都表明了當時秩序上的混亂。
張擇端創作清明上河圖,在歌頌繁榮的同時,或許也希望當權者可以察覺到那些潛在的隱患,很可惜他的這一想法沒有切實地傳達出來,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獨一無二的珍寶。
無論張擇端的創作意圖是什麼,他終究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讓自己的名字隨著他的作品永遠地流傳于世,被世人所牢記。
清明上河圖作為舉世無雙的國寶,也不僅僅只是一幅畫那麼簡單,人們通過畫卷會看到歷史的一角,才會明白過去的厚重。這是與古人跨越千年的交流。
畫中的他們不再是人們口中的小人物,而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承載,是那個時代風貌最真實的體現。
清明上河圖是研究北宋生活風采不可或缺的材料,僅此一點便注定了它的特殊,清明上河圖是獨一無二的。在文字之外以畫的形式承載歷史,這也是清明上河圖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