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對聯文化,對聯也被稱為「對對子」,「吟詩作對」,對對子與詩歌是一對孿生兄弟,但是對對子沒有詩歌在音律、格調、平仄上的諸多限制,給了人們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
當然,為了控制對對子的難度,在對聯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對聯,例如數字聯、對偶聯、疊字聯、拆字聯、回文聯、應景聯、諧音聯等等。
古往今來,中原大地不乏能人志士,在對對子上,也出現過許多的千古絕對,有很多對對子的高手,很多對聯背后,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例如明末清初的才子金圣嘆,因為「哭廟案」問斬,行刑當天看見孤苦伶仃前來探望的兒子,金圣嘆心中百感交集,于是吟唱出這樣一則對聯。上聯為「蓮子心中苦」,下聯為「梨兒腹內酸」,這則對聯用了諧音,蓮子諧音為憐子,梨兒諧音為離兒。
金圣嘆用這則對聯,將生離死別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讓人們聽了無不感動涕零。
當然,像金圣嘆這樣對對子的高手,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古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
說起唐伯虎的對聯,最為經典的莫過于那句「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影視作品中的唐伯虎,往往是放蕩不羈的形象,影視中的「秋香」一角,并不是空穴來風,唐伯虎的文學作品中,也三番兩次提及「秋香」這個女子,甚至就寫出了《我愛秋香》的藏頭詩。
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坊間傳說中,除了秋香之外,唐伯虎還為另一個美貌女子神魂顛倒,而她便是當時青樓的花魁,名叫蘇媚兒。
蘇媚兒的美貌,自然是傾國傾城,但她也不只是「花瓶」,她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是個遠近聞名的才女。
唐伯虎才高八斗,引起了蘇媚兒的注意,兩人之間的交情,越來越深,有一次,蘇媚兒故意考驗唐伯虎,想出了一則非常有難度的上聯,來刁難唐伯虎。
這則上聯便是本文所說的:「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這則上聯非常有難度,從對聯的分類上,則是一則改進版的拆字聯。「六木」組成了「森森」,而后面帶著的六種樹木「松柏梧桐楊柳」,偏旁都是「木」字。
下聯第一個字就已經有難度了,因為上聯第一個字是「六」,下聯第一個字則不能是「六」
再難的對聯,也難不倒機智過人的唐伯虎,唐伯虎很快給出了下聯,這則下聯對得非常精妙,為:「四水沝沝,江河湖海泉澤」
蘇媚兒起初聽到這則下聯,還認為唐伯虎對錯了,所謂的「才子」不過是浪得虛名,但是冥思苦想了一會兒,拍手叫好,更加的佩服唐伯虎的才學,久而久之,唐伯虎和蘇媚兒,成就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回過頭來看唐伯虎的這則下聯,「四水沝沝,江河湖海泉澤」,首先「四水沝沝」符合「拆字」的結構,也能呼應上聯的「六木森森」。
但是「江河湖海泉澤」乍一看仿佛是錯誤的,因為這六個字,出現了為五個「三點水」和一個「水」字。也不呼應前面的「四水沝沝」,也不呼應上聯的「松柏梧桐楊柳」
其實換一個角度解讀,便能發現下聯非常精妙。首先「江河湖海」是一種慣用的說法,對應前面的四水。而「泉澤」則對應前面的「沝沝」。其次要理解「沝」是何意,沝其實指的是灘磧聚集的地方,什麼叫做灘磧呢?
在古籍《聞見后錄》中,就曾寫道:「尋常之船,一經灘磧,尚累日不能進」、而柳永也曾在《六幺令》中寫道:「昨夜扁舟泊處,枕底當灘磧」,因此,「沝」指的是灘磧,指的是不能通船的淺水。
而「四水」中的「江河湖海」是能夠容得下船只航行的深水,「沝沝」中的「泉澤」,則是容不下船航行的淺水。
因此,這則下聯,對得非常精妙,也非常經典,堪稱千古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