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才的一生 -
…
他叫孫星衍,字淵如,號伯淵,為清代著名的書法家、經學家、藏書家,擅詩,與黃庭堅的后人黃景仁、毗陵七子洪亮吉等齊名。
從孫星衍的字號就能看出,他工于讀,以學問著稱。
所以除了經史,孫星衍還精通文字、書畫、音訓、諸子百家等,是難得一見的全才。
24歲時,孫星衍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刑部主事,充三通館校理。
七年后,也就是乾隆五十九年,年僅31歲的孫星衍就升任刑部郎中,為官以清廉著稱,曾與和珅對罵,剛直勝過紀曉嵐。
《世載堂雜憶》中有載:孫淵如點傳臚,留京,無一日不罵和珅;其結果,傳臚不留館,散主事,和珅所為,人盡知之,淵如為人題和尚袈裟畫,有’包盡乾坤賴此衣‘句,和珅為鑾儀衛包衣旗出身,有人獻此詩以媚和者,遂恨之刺骨,知者鮮矣。
于是5年后,和珅就被他給罵走了(與世長辭)。
所以不要小看文人,文人是有風骨的,氣節可嘉,可殺不可辱,凡事求一個「道義」。
歷官數十載后,孫星衍晚年致仕還鄉,先后在鐘山書院、泰州安定書院、紹興書院、杭州詁經精舍等主講,樂育英才,以學術淵博稱。
性嗜聚書,聞人藏有善、秘本,借抄無虛日。金石文字拓本,古鼎彝書畫,無不考其源委。
這些都是孫星衍的歷史評價,所以清代大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稱孫淵如:天下清才多,奇才少。君天下之奇才也。
而孫星衍筆下有一副對聯,更是曠古絕今,名動一時:
「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
聯意可解為:
不要讓美好時光匆匆而過,要懂得好好珍惜,人生最難得的,就是和朋友在一起歡聚的時光。
關于寫對聯,孫星衍還有一樁軼事:
孫淵如的父親亦是一位文豪,某一天故友來訪,留飲齋中。當時淵如只有9歲,便能在酒桌旁應對如流,且風雨不誤。父親的好友見狀,便出聯作題,上聯為:稚子無知走風雨。
淵如隨口便作出:先生有道出羲皇。
后來,這副聯被其父的好友一直懸掛在書齋中,以此為念。
由此可見,孫星衍的確天賦過人,才華橫溢,他筆下著述宏富,有《尚書近古文注疏》《周易集解》《考注春秋別典》《晏子春秋音義》《金石萃編》《史記天官書考證》《明堂考》《芳茂山人詩錄》等,這些都是極難得的文獻。
另外,孫星衍的詩作也很了得,如經典詩句:
人身不及紙,完好無百年。
楚人得失弓,達者忘其人。
題名儻留世,何必歸子孫。
再如《夜坐吟》中有詩句:
「斜簾織月秋波紋,薄露壓草生幽芬」
「橫竹暮愁生隔鄰,冰文簟孤吟骨驚」
還有著名的《山齋曉起》:
曉風吹檐絲,桐花落如剪。
暗綠凝愁眉,濕紅團淚臉。
冪冪生竹煙,斑斑積階蘚。
(摘取)
這些詩句并非耳熟能詳,但的確都是好詩好句,這就好比流行歌曲與典藏曲目,后者流傳度可能不高,但皆是經典。
孫星衍生在清朝,可能是他最大的弱勢,如是袁枚,如果放在唐代,可能會是比肩元、白的詩中大家。
畢竟,清朝的文學創作已經開始由詩詞轉為小說體了,不然孫星衍這幅對聯若是作成絕句,當也是千古名篇。
尤其,孫星衍還是「全才」,為官清廉剛正,所以人這一生時機很重要。
哪怕,他就和其祖孫慎行一樣生在明朝,成就亦是不可限量的。
而「孫家」的故居就在常州雙桂坊59號,兩位最出名的人士就是東林黨人孫慎行,及他的七世孫孫星衍。
20世紀80年代興建廣南大廈時,兩孫故居長條形備弄被拆除,保留故居房屋、天井等。
2006年,孫慎行、孫星衍故居被原地修復,孫慎行手書《梔子花記》真跡就藏于其中,目前已被列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如果有機會,可以前去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