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生共寫了兩首詩,卻壓過乾隆的4萬首,傳誦至今
2022/11/01

前言

楚霸英雄,敗于烏江自刎;漢王柔弱,竟有萬里江山。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涌現出很多流傳千古的詩詞。作為我們熟知的文化傳承形式,詩詞用極簡練的字,給人們塑造了極具想象力的空間。從古至今,文人墨客不在少數,流傳的詩詞也成千上萬。我們都知道,古代平民出身的漢高祖劉邦,他被稱為「文盲皇帝」,一生寫詩兩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雖然數量相差懸殊,世人卻評價劉邦這兩首壓過乾隆4萬首,而且還成為千古絕唱,傳誦至今。到底是哪兩首詩?好在哪里?

歷史上不少詩人都極具鮮明的個性,我們熟知的李白就常給人一種快意恩仇、灑脫不羈的形象;杜甫常給人一種歷經磨難、憂思憂民的形象;李清照也給人一種瀟灑自在,醉酒長樂的形象。寫詩不難,難的是寫出好詩。如果文學造詣不高,那麼即使寫出成千上萬首,也不會被后人記住。

創作《大風歌》

不少人通過影視劇知道了漢高祖劉邦,他的江山不是從先輩那里繼承下來的,而是靠自己打下來的。作為一代開國皇帝,他從平民之身揭竿而起,四處征戰,文學造詣本就不高。他這一生也不怎麼作詩,僅留下兩首,可就是這兩首卻被后人傳唱,千古流傳了下來。

我們所熟知的是《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幾乎家喻戶曉,僅寥寥幾句,卻氣勢恢宏,頗有浩然之氣。劉邦一開始只是一個縣城里小小的亭長,隨著農民四處揭竿起義,已經年過四十的他也順勢而起。經歷了數場戰役,終于建立起后來的西漢王朝。

王朝建立以后,韓王、燕王、淮南王謀反,劉邦身邊是危機重重,可謂四面楚歌,幾番征戰下來,終于平定戰亂。劉邦班師回朝之際,路過了他的家鄉,一時感慨,不禁想起了與自己征戰沙場的兄弟親朋,再聯想到自己,雖然身居帝位,但建立起的王朝卻仍然動蕩不安,五味雜糅,呼出「安定天下」的雄心壯志。人們也從他作的這首詩里看出其豪爽大氣的一面,也能看出他對前途未卜的惆悵與焦慮。

寫下《鴻鵠歌》

后來劉邦穩坐帝王之位,年紀越來越大了,再加上常年征戰身體勞損,病情惡化,感慨自己時日無多,但又覺得覺得太子方方面面都讓他不滿意,也就不愿讓他繼位,而他更加喜歡寵妾所生的兒子,所以就想要廢掉太子,另立儲君,他的這番心意跟朝臣說出來以后,所有人都反對,劉邦也只好作罷。

為了鞏固政權,他始終心懷芥蒂,一直想廢掉太子,但這種事情又不是他拍板能定下的。在郁悶憂思之際,他嘆道,「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這首《鴻鵠歌》表現了一代帝王雖然無比尊貴,卻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做決定,滿含著深深的無奈與惆悵。

「寫詩狂魔」乾隆

這兩首詩膾炙人口,一直流傳了下來,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后來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自登基時國庫充盈,朝堂也沒什麼壓力。乾隆可以說春風得意,他這一生非常喜歡作詩,僅收錄的就有4萬多首,寫的內容涵蓋甚廣,五環八門。有人戲稱他是「寫詩狂魔」,說他只要閑下來就要寫詩。吃著飯,興致來了要寫;乘船游湖,興致來了要寫;喝著茶,興致來了也要寫。雖然他寫了很多,但沒有幾首能稱作「精品」。

比如,乾隆皇帝曾給大學士張廷玉寫過一首詩。我們粗粗看兩句:喉舌專司歷有年,兩朝望重志愈堅。魏公令德光閭里,山甫柔嘉耀簡編。

大面看上去看上去還不錯,但細看卻有著明顯的格式紕漏。連平仄都沒有對仗工整。偏偏還要贈與大學士,讓人不禁聯想起大學士張廷玉看到這篇詩時,內心該是怎樣的五味雜糅?

結語

單從作品的質量而言,劉邦的這兩首詩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了。就詩文內涵而論,明顯劉邦的詩膾炙人口的多。不過,反觀他們的生活經歷,劉邦一生跌宕起伏,經歷的大起大落要比乾隆多的多,他的人生自然看得比乾隆要通透許多,而乾隆生于皇宮,長于皇宮,怎麼也不是一個接地氣的人,想要創作出被人們接受并且欣賞的詩也有些勉為其難了。

參考文獻:《大風歌》

《鴻鵠歌》

《七律·賜大學士張廷玉》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