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詩意有一半是屬于李白的,他身著白衣,在月下獨飲,喝到盡興,便持劍起舞,寫下一首首絢麗的詩篇。半是酒氣,半是仙氣,還有豪邁與不羈。別人以筆墨寫詩,他則是用自己的靈氣來揮灑吟詠。
浪漫的詩詞世界從此打開了閘口,一瀉千里,從此便是經久不衰的曠世杰作,便是流傳千古的經典絕唱。這位謫仙人,這位明月仙,駕著天馬行空的夢幻之筆,將大唐盛世的神魅澆灌到字里行間,將奇思妙想灌溉到詩詞的創造。
李白不愧為「詩仙」,他用自己的神仙氣質和異于常人的想象力,書寫著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山河湖海。在他的筆下有醉酒后的癡語,也有夢醒后的徹悟,還有高遠的意境和無人能敵的想象。
冬天到了,看著天上紛紛飄落的雪花,他寫了一首瑰麗無比的詞:
清平樂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
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珮。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李白一生寫詩無數,但是寫詞卻是極少的,這是其中的代表作,一首詞也足以證明李白的技巧高超和想象力驚人。詞的上闋寫到清晨堂上,李白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就聽聞來報:外面下雪了。
于是卷起窗簾,向外看去,只見瑞雪飛飄,天上紛紛飄落的雪花,到處都是白色,連遠處庭院階級都變得迷茫。這是一幅非常唯美、瑰麗、絢爛的場景,白雪閃著光彩,吸引著目光,整個世界都被雪蓋在了下面,成為了夢幻的世界。
詞的下闕寫李白看到此景,被激發起的感受:雪花紛揚飛舞的氣勢,于他而言就好像爐煙在蒸騰,雪花潔白純真的樣子,就好像素寒花草又掛上了玉佩一般。
最后兩句堪稱神來之筆「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這是何等新奇、何等超群的想象!白茫茫的雪花紛紛落下,在李白的眼中這是神仙醉后發狂,將白云胡亂揉碎后散落下來,才成了雪花啊!這樣的想象力試問還有幾人能有?一個「狂」字,將漫天雪花的氣勢寫的惟妙惟肖,更是寫出了詩人的獨特氣質!
特別是最后這兩句的意境實在是令人折服,特別是「揉」這個字,為什麼不是捏碎、踩碎、撕碎?偏偏要用這個「揉」字呢?其一,出于李白本人的性格和氣質,李白很狂也很傲,神仙發狂自然不是發神經,「揉」碎最能體現這種狂傲之氣,有種仙氣,比其他的字要清新脫俗。
其二,白云是柔軟的,對于如此之物,只能用「揉」這種輕柔之力才更貼切。其三,李白喜歡喝酒,這里的「天仙狂醉」隱喻的還是李白自己,雖然醉酒發狂,也仍要保持文人的理性與冷靜,只能「揉碎」最斯文了。
再結合下雪時候,雪花紛紛灑灑的樣子,「揉碎」真是太貼切了。
其實,李白這樣的神來之筆非常多,比如著名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你還知道哪些李白的「神來之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