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留下兩首詩,僅用一首擊敗李白與杜甫,被稱為「孤篇蓋全唐」
2023/02/17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

淸商樂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尤為盛行,盛于南朝。因此南朝樂府大多是清商曲辭,以清調以商為主音。

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做太子的時候,大力倡導文學發展,并開創了宮體學流派。隨后,南北朝時期陳朝最后一任皇帝陳后主,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

陳后主便創作了《春江花月夜》題。

但其部分詩詞已失傳。

其后,隋朝楊廣也曾以此為題賦詩,意境相比前人算是開闊一些。

暮江平不動,春化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

其實早期的宮體詩,詩歌內容多為吟詠女性,風格綺蔓,但是卻毫無感情。剖析根本其實就是上層階級奢靡享樂,不知人間疾苦,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嫌,也可窺見其生活腐朽[淫.亂]之態。

天地狹小,脂粉氣太濃。

因此,後來宮體詩也常被艷情詩占為主導。

然而,《春江花月夜》這一題到了張若虛的筆下,一下子突破了宮體詩的局限,跨出了宮體詩描寫貴族歌女的小天地,和專供宮庭娛樂的歌曲大相徑庭。也讓這一題名成了美好的代名詞。

清末學者王闿(kai)運評其曰: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這是第一次有人在古典詩歌中承認了張若虛的地位,也是「孤篇蓋全唐」贊譽由來的其中一個出處。

近代的聞一多在《宮體詩的自贖》一書中稱它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于是,便有人結合兩者給張若虛貼上「孤篇橫絕,才壓全唐」的標簽。

做詩人做到如此,可以說是一生無憾,太過癮了。

可是,以燦爛華美聞名的唐朝,一個詩詞美學巔峰的時期,僅僅一個張若虛就能真的碾壓李杜,蓋過全唐嗎?

未免太過小瞧了盛唐下的群星璀璨。

論開闊意境,七絕圣手王昌齡有「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論詩畫合一,王維有「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再看李白磅礴氣勢的《蜀道難》,王勃辭藻絢麗的《滕王閣序》......

蓋全唐,言過其實。

不過,這狂妄定論也怨不得張若虛,畢竟標簽是后人貼的。

而且文學評論家們從來沒說過蓋全唐,是后人以訛傳訛。所謂孤篇橫絕,是指張若虛的這一首詩蓋過了齊梁隋唐以來的宮體詩。

與其說是蓋過,不如說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情景交融,宏大縹緲的新流派,一改淫詞艷曲之風。

第一個開山辟路的,堪當勇士。

至于張若虛是何人,留給我們的也是如同那詩中意境一樣,縹緲無蹤。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在史書中首次出現是在《舊唐書》中賀知章傳,里面記載他曾官至兗州兵曹,因才學盛名,和賀知章等人并稱為「吳中四士」。除此之外,正史和野史中都沒有他的只言片語。

可以推測他的仕途和人生應該和封建統治沒有太多的交集,以至于游離在歷史之外,度過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人生。

盡管他在吳中一帶小有名氣,卻從沒有任何著錄他的詩文集。

他僅留下兩首詩詞,一首是極為出色的《春江花月夜》,一首反響平平的《代答閨夢還》。

這兩首詩一直是學術界的一個爭論,因為兩首詩的意境相差甚遠,風格也迥異,后者是標準的宮體詩結構,格調和氣勢都很逼仄。

吳庚舜先生說:它和《春江花月夜》是天壤之別。

張若虛作此詩的300年后,北宋后期,郭茂倩編選了《樂府詩集》,第一次將《春江花月夜》收錄。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古今詩刪》也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詩,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這顆明珠逐漸從歷史的塵埃里發出屬于它的光芒。

《春江花月夜》該詩的內容和形式的特色體現在三點:

1、用詞四兩撥千斤

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組,四句中押三個韻。四句一換韻,以平聲韻起首,最后一組用仄韻作結束。

詩篇以月為主題,緊扣春、江、花、月、夜的情景。海面上緩緩上升一輪明月本是極為平常的情景,在詩人筆下卻因為一個「生」字賦予全詩鮮活的生命力。張若虛用詞雖華麗卻并不是什麼罕見詞匯,很多詩人筆下都如此描繪,但他卻能通過獨特的筆觸,用淺顯易懂的語句為讀者鋪畫出一副唯美的月下畫卷。

從月下的江水曲折蜿蜒的繞過花團錦簇的春之原野,再看月色如霜,將整個世界都籠罩在銀色之中,連白沙都融入景象看不見了。

整首詩就像紀錄片的鏡頭,時而俯瞰,時而近景,時而遠景,虛實相生,情景交融讀起來開闊又舒暢。

2、哲理化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一句和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是異曲同工。面對絕美的月下美景,詩人話鋒一轉,提出了一個人生哲理性的問題:在我們身處在這個時代,誰是第一個發現月亮的,又或者說腳下的土地是從那一刻開始被月亮照見的。

人類從何而來,宇宙又從何時開始?生生不息,繁衍不絕,給整首詩賦予了新的內涵。

第四段由疑問轉為感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世界運轉無窮無盡,日復日,年復年,有等待就有別離。

詩人對悲歡離合喟嘆不止,頗有一唱三嘆的韻味。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