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在歷史上留下過名字的詩人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能被稱之為詩仙的也就只有李白一位了。李白的出現可以說打破了當時詩歌創作的格局,他所寫的詩為整個大唐詩壇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變化,豪放的寫作風格和詩文中磅礴的氣勢可以說是古今罕見。
尤其是他所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兩句詩文更是將其豪放灑脫,不畏權貴的形象塑造到了極致。誰能想到一生放蕩不羈的李白,也曾經為了吹捧楊貴妃而寫下了一篇肉麻的詩文。并且短短28字的情詩竟然還流傳千古,前兩句可以說是人人都會背。
李白憑借其出眾的詩歌天賦讓他所爆發出來的光芒幾乎蓋過了大唐當時所有的詩人,甚至是哪怕到了今天依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現在人們都還在爭執李白究竟是哪個地方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夠出現這樣偉大的詩人。
所以為了平息人們的爭執在網上對于李白的身世描寫是這樣的,他的祖籍是在甘肅省天水市,他的先祖曾經遷居到了碎葉城,他的父親逃亡到了四川江油并且在此生下了他。
但是誰能想到一位在現在依舊能引起了無數人爭搶的詩人,曾經也會有郁郁不得志的時候。雖說李白這個人的確是一個少年天才,僅僅在五歲的時候就已經識字,可以熟讀多種文學著作。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文,受到了許多的當時社會上的精英人士的吹捧。但是在他成年之后卻一直是報國無門,一度想過放棄。
成年之后的李白離開家鄉,決定仗劍走天涯。而在他游歷各地過后發現唐朝雖處于盛世年間,卻依舊在很多地方有著弊病,因此前往長安多次求見王公貴族以及各路高官希望能夠入仕,但是最終都沒有取得成效。因此在他30歲的時候終于心灰意冷,開始在長安過去的自暴自棄的生活,整日與一些市井之徒混在一起。
而后在李白34歲的時候他還是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這樣荒廢了,于是便寫下了一篇贊美開元盛世的詩文送給了玄宗,并且表明了自己有報效國家的想法。而后在一次皇帝外出狩獵的時候再次寫詩進獻給玄宗,表示現在唐朝的疆域之廣闊可以說前所未有,以此來夸獎玄宗想尋得一條仕途,但是卻依舊沒有得到回復。
于是就這樣過了三五年過后李白終于還是放棄了,決定離開長安,不過在長安這幾年他也并非沒有收獲,雖然依舊沒有得到皇帝的作用,但是卻結識的不少的王公貴族,并且還獲得了「謫仙人」的名號也算是沒有白費他在長安待了如此之久的時間。
李白40多歲的時候他之前所結交的達官貴人終于發揮了作用,依靠玉真公主的幫助李白的詩文總算是送到了唐玄宗的面前并且得到了他的大力贊賞,并且在此之后李白終于迎來他一生之中的高光時刻。
而李白人生的第一個高光時刻就是在他第一次見到唐玄宗的時候。唐玄宗在看過李白的詩之后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便命人將他接入宮中。而在李白進宮的時候得到了唐玄宗的親自迎接,并且獲得了「御手調羹」的殊榮。
而后李白憑借著自己的畢生所學以及自己多年以來游歷四方的感悟成功的獲得了唐玄宗的欣賞,于是唐玄宗便讓李白入翰林院作為供奉翰林。平時沒事的時候就主要負責陪在皇帝身邊游玩,給皇帝寫寫詩文。
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李白憑借其出眾的才情也越來越受到皇帝的看重,于是便讓他作為侍從跟在身邊,只要是外出游玩都會帶上李白。
而李白的第二個高光時刻就是他寫詩吹捧楊貴妃的時候。在一次宴會之上唐玄宗和楊貴妃在一番游玩過后十分開心,覺得需要一些東西來記錄一下這美好的一刻,于是唐玄宗就命令李白為楊貴妃做一首詩。
然而這時李白卻受夠這種靠吹捧貴族來獲得榮華富貴生活,但是又不好在明面之上表現出來,于是便借著酒興讓高力士為他脫靴以此來羞辱高力士,并寫下了一首贊美楊貴妃的詩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把楊貴妃的美描寫的淋漓盡致。而這短短28字的詩文在此之后也廣為流傳,并且哪怕到了今天也有不少人能背出前兩句。
而后李白雖然在當時憑借著這首詩獲得了皇帝不少的賞賜,但是與此同時也遭受到了高力士的記恨。而高力士作為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自然比李白有更多的時間接近皇帝,于是便多次在暗中誹謗李白讓皇帝漸漸疏遠了他,并且最終給了李白一些錢財讓他離開了宮中。
離開朝堂之后的李白再次踏上了游離四方的道路,并且遇到了這個時代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而當時的李白年紀比杜甫大十多歲,并且在名氣上面也遠遠要超過杜甫,但是他卻沒有一點點前輩的高傲,反而因為杜甫與他一樣同樣有著出眾的才學,把杜甫當成是他的至交好友和他一起游歷四方。
而在李白晚年的時候爆發了安史之亂,在安史之亂被平定過后李白因為當時所寫下的一首詩文被牽扯到了其中。最終李白被流放到了邊疆地區,直到後來朝廷大赦天下才終于恢復了自由。而這時李白已經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在不久之后李白自己也感受到了這一點于是在臨死之前寫下了一首《臨終歌》而后便離開了人世。
李白的這一生是傳奇的他曾經經歷過低谷不得重用,也經歷過高光可以時常跟隨在皇帝身邊,曾游歷四方結識了眾多的好友,也曾在晚年窮困潦倒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可以站出來幫他。有時生活就是如此的艱難,但又不得不去面對,人人都羨慕李白的灑脫,但是誰又知道他其實也有著自己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