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有關蘇軾先生的文章時,無意中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有人覺得蘇軾是一位又「污」又會開車的老司機。
而他們所舉的例子,一句是由民國人結合明清時期的段子編成的偽詩《戲贈張先》中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另一句則是蘇軾《春宵》中的千古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句話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電視節目中,其實都很常見,它往往出現在新婚之夜和娛樂相關的情節中,被人用來表達春宵苦短,勸人要及時行樂之意。
正是這種種誤會,竟使得蘇軾的這首《春宵》,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變味,不少朋友在不了解整首詩的情況下,很容易誤解這首詩的本意,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被人忽略的《春宵》這首詩。
其實,在了解過整首詩的含義后,我們就會發現「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半句話,要更加精華得多。
《春宵》一詩,并不算長,僅有28個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這首詩的大意是,春天的夜晚,即便只有一刻鐘也價值千金。
屋外的花兒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在月色的照耀下,花兒在地面上顯現出朦朧的陰影。遠處富貴人家的高樓閣台上,富商權貴們還在享受著歌舞管樂,那動人的歌聲和管樂聲在這寧靜的夜色中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夜已經很深了,我那掛著秋千的庭院,早已沉浸在這寂靜的夜色里。
結合整首詩來看,咱們不難發現,開篇兩句其實跟婚禮之類的毫無關系,蘇軾開篇就很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光陰寶貴,大家要珍惜時間。
緊接著,第二句話,蘇軾就透過花香、月色這些意象,勾勒出了一幅美麗的春夜花景圖,這兩句詩若是分開給沒看過整首詩的朋友看,乍一看很難把它倆聯系到一起來。
但若是在知道它倆互為因果關系的前提下,再來看這兩句詩,咱們就不難發現,蘇軾寫春夜花景圖的用意就是為了告訴人們,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發現欣賞、體驗,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時光。
當我們了解了這些內容的前提下,再看到那些僅憑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就把它定性為「小H詩」、「下流詩」的人,難免會讓人感慨萬分:
無論是獨立的個體還是群體,一旦他們喪失了思考和推理能力,那麼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就變得十分模糊。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的一生命運十分坎坷:他21歲科舉出仕,22歲失去母親,30歲失去妻子,31歲失去父親,42歲遭遇烏台詩案……
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得蘇軾先生極為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他也時常用自己的感悟來勸勉世人要珍惜生活。
所以,在《春宵》這首詩的后半段,蘇軾又舉出了一個很有對比性的反面例子:那些不珍惜光陰,在美好的春夜里聽著管樂、歌聲的權貴富商。
或者說,蘇軾在譴責他們,只知道個人的享樂,看不見人間的聲音。
作為一名很有責任感的士大夫,蘇軾和那些只知道追求功名利祿的人是不一樣的,他熱愛生命,關心百姓的疾苦,即便是被貶期間,也勤政愛民,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
對于他這樣不屑于奉迎當權者,為了百姓利益,曾數次忤逆掌權者,又多次遭貶謫的務實派而言,那些只知道過著醉生夢4的享樂生活的人,并不算有意義的活著。
我們眼中的蘇軾是一個樂天派,仿佛他隨時都是一副瀟灑灑脫的模樣,但只有真正了解過蘇軾的經歷后,才能明白,這樣的蘇軾有多麼值得尊敬。
寫下《名人傳》的羅曼·羅蘭曾經說過:
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而蘇軾,正是這樣一個不曾被苦難所擊倒的英雄。
正如他在《春宵》中說的那樣:生命里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們要珍惜當下美好的時光,不要蹉跎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