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代的知識分子們交個朋友往往會看重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產生精神共鳴。
在電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個人說了一句詩,旁邊的人接下一句。
若是接得好,那麼這個人便會夸贊,然后兩人就會交談下去,最后成為好朋友。
其實不僅如此,「對聯」還作為一種「相親的方式」。
古語有言:才子配佳人。
原來的時候不像現在這樣自由戀愛,原來男女在成親之前都見不到幾面,那麼如何確定對方是自己的「真命天子」呢?
這時候「對聯」就派上用場了。
相親的兩人往往會在書信交流過程中寫上一兩句詩詞,而從詩詞中又能觀察出對方的人品。
若是對方寫得合自己心意那麼這門親事有很大機率就成了。
而我們今天所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在宋朝時候發生的。
這則故事被記載在《宋史紀事本末》,講述的是北宋一位富家千金「比文招親」的事兒。
相傳在江南一帶有戶富庶人家,這戶人家的妻子僅僅生育了一個女孩,從小便是如珠似玉地疼著、寵著,舍不得她受一點委屈。
宋明理學講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戶人家可是一點都看不上,他們不僅讓女兒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更是女兒熟讀《易經》、《論語》等書。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這位千金從小就鐘靈毓秀,惹人喜愛。
等到女子及笄之年的時候,上門提親的人家都快把府里門檻踏破了,可是富商卻一概推拒了這些親事。
原因就是女兒不想嫁人,她說看不上這些提親的人家,都是一些紈绔子弟,只是聽慕自己的才名和出身才來提親的。
富商也覺得這些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于是就聽之任之了。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府尹的公子也派人來提親了。
這官府的公子可跟尋常人家不同,要是將人家得罪了,自己怎麼在江南混下去呢?
于是富商就勸自己的女兒好歹和他見一面,起碼給個面子不要鬧得太僵。
為著家族考慮,女子答應了,兩家約在了一座酒樓相看一眼。
看著席上的女兒與府尹的公子言笑宴宴、妙語連珠的,富商以為這門親事敲定了,于是松了一口氣。
結果女子回家之后卻怒氣沖沖地和父親說:「我實在不想與這樣胸無點墨的人再見面了,這位公子看著儀表堂堂可卻是位不學無術的。
父親若是逼迫我嫁過去,我還不如一根白綾死了算了!」
富商聽到女兒要尋死嚇得不行,趕緊擺手說:「我怎麼會逼迫你呢,既然不想嫁,那咱們就找個理由。」
這一家子尋思了半天,一致覺得「稱病」是再好不過的理由了。
于是女子在回去第二天就說自己在回家的路上被風吹到受涼了,當天夜里便發起了高燒。
就這樣「斷斷續續病了好幾個月也不見好」。
府尹的公子再著急也不能逼著一個病人跟他定親,沒兩個月就讓媒婆去了另外一戶人家提親,和那戶人家的小姐定了親這事兒才算完。
可是不能公子一定親,自己女兒的病就好了,這樣也太明顯了。于是富商就讓女兒裝病裝了整整一年才好。
雖然解除了官府抄家的危機,但是女兒也錯過選夫婿的最佳時機。
城中適齡的公子們早早就定下了婚姻,剩下的就是女兒也看不上,富商愁得頭髮都白了一大半。
看到父親每日唉聲嘆氣的,女子很是愧疚,于是她和父親說:「今年正好趕上了科舉,鄉里縣里都會有書生來咱們這。這些人大多家世清白且學識淵博,很合女兒的心意,不如就在這里面挑吧。」
富商見女兒有嫁人的心思了,非常高興,后來就和女兒商量如何選夫婿。
可是一個一個地在這些書生當中選太麻煩了,所以一開始富商提出的是「拋繡球」。
這在古代是最常見的一種招親方式了,但是女子覺得拋出的繡球不知道被什麼樣的人接到,未免太過于隨意,所以她自己想了一種叫「比文招親」。
「比文招親」顧名思義就是讓參與招親的書生們比試彼此的文采,文采好的就可以抱得佳人歸。
可是具體的形式是什麼呢?是比詩詞還是書法還是畫工呢?
最開始的時候,這戶人家商量的是讓書生們作一首詩詞來表明自己的求娶之心,然后讓女子過目,合乎自己心意的便可以定下親事。
可是女子卻說:「他們要娶我的心思都是一樣的,無外乎就是想要入贅咱們家享受富裕的生活,就算做出多麼好的詩詞都是假的不作數。
」
這番話很有道理,富商就問:「既然如此,那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女子說:
「我曾經在書上看到過,昔日司馬相如落魄的時候,卓文君肯委身下嫁就是因為司馬相如和她對過一首詞。卓文君通過這首詞認可了司馬相如的才華,最后才成就了這一段佳話。所以女兒也想效仿當年的卓文君,我給出一句詞的上聯,請來求娶的人對出下聯,若是合我的心意,我自然沒有二話。」
富商向來溺愛這個女兒,聽女兒這樣說,他就趕緊吩咐仆人們去辦。
在鄉試開始前的半個月,富商的府里就放出了這樣一則消息:今有小女已經碧玉年華,府中仰慕前來參加科舉的才子們,特在鄉試之后的第二天舉行「比文招親」。文采之最者,府中愿把女兒嫁給他。
這消息一放出來,江南就熱鬧了起來。
這戶人家的小姐風姿綽約,在城中可是廣有才名,當年府尹的公子想要求娶都沒能成功呢!
所以「比文招親」剛開始的第二天,前來報名參加招親的人就已經十幾個了。
等到鄉試結束后,還有不少書生留在城中,為的就是參加這個盛宴。
在招親當天,這些書生們都被邀請進了富商的府里,最終在一處書院里落座,要求他們當場作答。
管家拿出了小姐一早就準備好的上聯,向書生們拱手說道:「我們家小姐給出的上聯是‘洞中泉水流不盡’,請諸位給出下聯,沒有任何要求,只要合我們小姐的眼緣就行。時間為一個時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