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晚唐文學史上李商隱詩歌的晦澀難懂,我們更喜歡杜牧唐詩的精煉和圓潤。杜牧的經典唐詩一般都是七言絕句,語言的凝練性非常高,但是又大都通俗易懂。
杜牧的唐詩,我們熟悉的有《泊秦淮》、《遣懷》等等,那些詩歌也代表了他唐詩的成就。但要說藝術成就最高的唐詩,我們認為這一首沒有體現主人公的詩作,是最棒的作品。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是唐代杜牧的《秋夕》,初讀這首唐詩,我們并不熟悉,這里究竟寫了一個什麼樣的主人公?通篇28個字,詩人并沒有提到主人公的一個字。
這首唐詩的第一句和第三句寫詩歌主人公所在的環境。「銀燭秋光冷畫屏」還有「天階夜色涼如水」,真真切切地帶給我們一種冰涼之感。聯系到這首古詩的題目,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杜牧寫的是秋天。
秋天來了,溫度也在一點點的下降。但是入秋不深,主人公還會「輕羅小扇」,保持著夏夜納涼的習慣方式。與此同時的附加動作「撲流螢」,更加說明雖然已經是秋夜,但是溫度還不算很低,至少還有這些螢火蟲。
那麼究竟是誰「輕羅小扇撲流螢」?自然是一個女子。是一個農家的女子嗎?未必有如此的風雅;那麼是一個望遠盼歸的女子嗎?但是通讀全詩,也沒有看得出她在思念著誰。那究竟是誰?
從最后的這句「臥看牽牛織女星」,我們可以看得出她內心的寂寞以及對愛情的渴望。她是如此的孤獨和寂寞,以至于外面都已經「夜色涼如水」,還是不肯進房間里休息。
這說明女子最基本的生活。是能夠得到保障的,但是百無聊賴無事可做。更讓人難過的是她居住在「流螢」飛來飛去的地方,此地的荒涼可想而知。
那麼什麼樣的女子不用做事還能有地方住,有東西吃?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深宮女子。
平常女子即便是不允許自由出入,但是不見得有如此禁錮。唯有深宮女子,一生青春歲月都要奉獻深宮,得不到任何的自由。若被寵幸尚且有所指望,若沒有那麼幸運,那麼等待他們的就是寂寞度過余生。
她們和外界社會是隔絕的,只能遙望星空,在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當中找到些許心靈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