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旗是健身圈公認難度最高的核心訓練之一。
它要求你仰臥在一個平面上,依靠腰腹部等肌群的力量,將腰部和腿抬起來。
相傳,這個動作得名「龍旗」是因為它是由李小龍所發明。
李小龍認為,肚臍下方的位置是一個人力量的源泉。「龍旗」正是他為踐行自己的推測而做的嘗試。
時至今日,龍旗在諸多核心訓練中的地位和知名度,已不亞于卷腹、懸吊舉腿,甚至被一部分人奉為訓練核心的絕技。
那麼,龍旗的效果真有那麼好麼?它是否值得我們像練習卷腹、舉腿那樣,把它當做腹部日常練習的一部分呢?
首先,如果你的訓練目的是為了凸顯腹肌(肌肥大),那麼龍旗大概不是首選。
因為增肌的本質就是要讓肌肉克服阻力做功、并對肌肉微結構造成破壞,主要從這兩方面刺激肌纖維增長的更加粗壯。
滿足這個要求的有各類卷腹、舉腿等,關節活動度大、肌肉收縮幅度長的動作。
而龍旗訓練的本質,是讓核心肌肉群保持一個持續緊張的姿勢,肌肉做的是靜力工作,幾乎是既不縮短也不延展,基本沒有做功。
因此龍旗無法直接的帶來可觀的肌肉增長。
但你如果就是想增加核心力量,龍旗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
許多競技運動員的訓練中,都會包含這種靜力動作。因為靜力動作不會增加肌肉體積,同時又能增加肌肉的力量。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不用提升重量級的情況下,提高了運動成績,增強了在自己所屬量級內的競爭力。
這一點對于自重訓練者、街頭健身玩家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如果體重過大,很多高難動作便無法做到。
所以很多自重健身者在增肌取得進展后,會發現再做俄挺、人體旗幟等動作,比以前困難了。
這就體現出了龍旗訓練的第一個價值。
而靜力動作的另一個特點在于,可以改善目標肌肉在其訓練角度下正負15°以內的力量,特別適合用來加強短板。
大家都知道,在舉鐵時肌肉承受的壓力不是恒定不變的,阻力會隨著杠桿的變化而有強弱變化。杠桿作用弱的那一段行程,是最為費力的。
舉個例子,臥推時,底部和頂部階段都相對輕松,而中段往往是最困難的,人們常在這一段沒能舉起杠鈴而被壓住。
這在健身圈被稱為「粘滯點」,如果不能突破它、重量和容量就很難繼續提升,那麼你的力量也會難以突破瓶頸。
UFC冠軍「鉆石」普瓦利爾為了增強上肢推力,就會專門在特定角度下練習靜力臥推。
這個角度正是臥推其中一個粘滯點所處的范圍。
腹部也同理,當你達到某個水平,卷腹、舉腿的粘滯點就會難以突破。
這時如果用龍旗來改善力量短板,那麼卷腹、舉腿的訓練強度也可以更上一層樓。
通過改善力量短板,來輔助增肌,這是龍旗的第二個作用。
總結一下:
龍旗雖然不能直接刺激肌肉增長,但它的2大訓練價值,可以讓任何訓練目的的訓練者均受益:
1、在增加肌肉力量的前提下,不使運動表現下降
2、可以突破力量瓶頸提高訓練強度,間接幫助增肌
因此所有人都可以把它添加到日常訓練中。
龍旗的要領:
第一步:仰臥在平面上,用雙手抓住固定物體
第二步:肩胛骨以下的身體都離開地面
第三步:將身體繃直抬起至45度,保持上身固定
第四步:下身慢慢下落至與地面接近平行
第五步:再用腹部的力量把身體拉回到起始姿勢
怎麼從零開始一步步解鎖龍旗?
入門階段:練習仰臥舉腿 每組30次 5組
進階階段:練習仰臥舉腿+上蹬 每組20次 4組
精進階段:練習屈膝反向卷腹 每組20次 4組
成型階段:練習交替單腿龍旗 每組20次 4組
練習簡易離心龍旗 每組20次 4組
最終階段:完整版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