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一提到《金【瓶】梅》,很多人嘴角就會流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因為這本說在某一部分人的眼中,就是一部小說。
加上香港電影對《金【瓶】梅》這本書的改編演繹,更讓它在大陸歸于禁書之列,家長更是將其視之為洪水猛獸。
其實拋開世俗成見,你認真去讀《金【瓶】梅》,你會發現這本書是一部描寫家庭生活為題材的現實主義巨著。
全書數十萬字在作者蘭陵笑笑生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法下娓娓道來。
雖說講的是宋朝的故事,但給我們展現的卻是晚明的政治關系和民間社會現象,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被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而這本書真正所謂描寫男女情事的文字只有2萬字,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全部目光放在該書描寫男女的文字,而是要把注意力放的這本書其他閃光點。
如從小吃到宴席的各種食物和飲品,從房產到衣服、珠寶,乃至服裝顏色、裁剪、面料和飾品的描述,全都描寫得一絲不茍、詳盡無遺。
還有它對人性的描寫,這一點在小說的四首開篇詞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金【瓶】梅詞話》的開篇,有四首「鷓鴣天」調的聯章詞,就道盡世間執念,點破人性貪癡。
這四首詞分別寫酒、色、財、氣。
酒損精神破喪家,語言無狀鬧喧嘩。
疏親慢友多由你,背義忘恩亦是他。
切須戒,飲流霞,若能依此實無差。
失卻萬事皆因此,今后逢賓只待茶。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酒這種杯中之物,自古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也讓多少文人墨客因它而留名。
它既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鮮活了多少逸事趣聞,催生了多少佳作名篇。
可它喝多了又能讓多少好事變糗事,醉酒之人,耽誤了多少大事。
我們來看書中這首詞,它的上闋告訴我們喝酒既傷精神,又耗家財,一個人酒醉之后得到的結果是只是疏親慢友,甚至背義望恩。
所以下闋就告訴我們若不能好好駕馭,不如徹底遠離它,也就是戒酒,喝酒誤事傷身,所以招待賓客,不如以酒代茶。
休愛綠鬢美朱顏,少貪紅粉翠花鈿。
損身害命多嬌態,傾國傾城色更鮮。
莫戀此,養丹田,人能寡欲壽長年。
從今罷卻閑風月,紙賬梅花獨自眠。
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
兵法三十六計當中就有一計叫「美人計」,這條計為世人所知卻又屢試不爽,就是因為抓住了人性的弱點,——色。
色令智昏,一個色字,就足以把人擊垮。
所謂食色性也,我們生而為人,皆有欲望,這本無可厚非,但若過度貪色,放縱欲望,那你的人生就很容易被「毀」掉。
《金【瓶】梅》的主人公西門慶也是在了這個上。
錢帛金珠籠內收,若非公道少貪求。
親朋道義因財失,父子懷情為利休。
急縮手,且抽頭,免使身心晝夜愁。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大多數人忙碌半生莫不為了一個「財」字。
因為這個財,能使鬼推磨,能讓人喪心病狂。
因為「財」,多少兄弟反目,朋友義絕。因為「財」,多少人鋌而走險,走向正義的對立面。
這首詞并非反對我們求財,而是告訴我們不能只認財不認人,要我們在求財的同時,要克制自己的貪念,守住自己內心的底線,不可唯利是圖。
因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莫使強梁逞技能,揮拳捰袖弄精神。
一時怒發無明穴,到后憂煎禍及身。
莫太過,免災迍,勸君凡事放寬情。
合撒手時須撒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我們常說莫輕易生氣,因為生氣,不過是拿無謂的事情來懲罰自己,你一旦動氣,就如同七傷拳似的傷人又傷己。
中醫有理論:百病皆生于氣。
加上世間的許多紛爭,究根本就緣于一件小事上的逞強使氣,到最后小事變成大禍,那多不值得,所以:「合撒手時須撒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這四首詞表面寫的是酒色財氣,內里卻是寫人性的貪嗔癡念。
酒色財氣,人人都為這些欲望奔波,為它們瘋狂,想方設法地填補欲望的溝壑,迷失了自己,傷害了彼此,戲弄了人生。
很多人都知道酒色財氣傷身又傷心的道理,但是又有多少人卻偏偏沉迷于此而無可自拔。
這本書,其實就是要告誡我們,要把握好他們的度,這樣才能夠享受到人生真正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