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古詩文化存在幾千年,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每個朝代也有著名的代表詩人,短短幾個字,或是幾句詩就能表達出許多思想或情感。
在清代,一名詩人寫了一首僅28字的詩,但是卻夸出了千言萬語的效果,令人不得不佩服,這個人就是——龔自珍。
龔自珍在1792年出生于浙江仁和,他是個詩人,其所作的《己亥雜詩》更是非常出名,
不過咱們今天要說的并不是這些描寫山水風景的古詩,二是龔自珍所寫的一首「馬屁詩」,顧名思義就是拍人馬屁,夸人的意思。
這首詩的主人公名為宋翔鳳,字于庭,是江蘇長洲人,龔自珍是在進京趕考的時候認識宋翔鳳的,宋翔鳳大他十來歲,二人年齡雖相差較大,但是卻甚是投緣,結為朋友。
宋翔鳳大龔自珍13歲,但仍以平輩相交,沒有半點長輩的樣子。況且宋翔鳳才高八斗,許多見解頗為獨到,而且他也經常邀請龔自珍去游玩,游玩途中談學論道,龔自珍收獲頗豐,被宋翔鳳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就算是在現代,對于身邊的榜樣,人們都是多有夸贊。
龔自珍也是如此,既然要夸,那肯定得是自己擅長的領域來夸,那就寫詩吧,倘若這首詩流傳千古,那更是極好。
后龔自珍寫了許多詩給宋翔鳳,其中這麼一首非常出名,便是《投宋于庭翔鳳》,詩中寫道「游山五岳東道主,擁書百城南面王。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此詩記錄了宋翔鳳做東道主,帶龔自珍游玩山川五岳的場景,還表示宋翔鳳家中擁有許多書籍,學問很高,勝似南面統治百城的王者。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幸運地與你握了一下手,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后還留有香氣。
「萬人叢中一握手」描寫的是當時二人相識的場景,茫茫人海之中二人相識相知,成為「知音」。
幾年過后,相識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可以看出龔自珍對于能于宋翔鳳認識這件事是非常高興的,同時也有一種對宋翔鳳人格的敬仰,有這麼一個朋友誰不尊敬呢?
握了下手三年后還留有香氣,有意思的是,龔自珍寫這首詩正是二人相識三年之時,雖說手上留有余香非常夸張,但是不難看出龔自珍對宋翔鳳的夸贊。
從另外的角度來看,「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宋翔鳳對龔自珍思想上的影響十分久遠。
整首詩都是對宋翔鳳的夸贊,雖調侃說是一首「馬屁詩」,但別以為「拍馬屁」有啥不好的,拍馬屁也是有點學問的。
反觀龔自珍所寫的這首詩,詩中沒有虛偽的阿諛奉承,而是能體會到其中真切的情意。
「高山流水遇知音」,能得一知音乃人生之幸事,對待朋友之間的感情也應該真誠,將心比心,這樣的感情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