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送別通常帶有很深的生離4別意味,因為那個時代的再次相聚真的太不容易。今天我們分別,在高效通訊、交通條件的加持下,再次相聚尚且很困難,更不必說在那個時代了。
所以,翻閱古典詩詞,我們發現,其中的送別、思鄉詩篇占了很大一部分,且多有精彩詩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王維的送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王勃的送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是李白的送別。
他們的送別,傷感中帶著達觀,體現了那個時代詩人們的精神風貌。而在送別之中,最引人傷感的,還是秋日的送別,就如白居易的唐詩「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這兩句唐詩最大的特點是用到了疊詞,一個「凄凄」,一個「裊裊」。「凄凄」營造了凄涼的氛圍,秋日本就是令人傷感無比的季節,秋風起,天地間一片蕭瑟,目光所到之處毫無生機。此時又遇上老友分別,僅有的友誼的溫情也在這南浦之地消耗殆盡,如何不令人感傷!
「裊裊」本用來細長柔軟的東西擺動,如炊煙裊裊。后來形容人的身材婀娜多姿,引人遐想。但在此時,用來形容滿眼的秋色。「西風」起,秋的韻律在大地奏響;天地萬物迎來了生命的新階段——謝幕。而在謝幕之時,用「裊裊」的身姿與世界作別,留給秋天一份亮眼的色彩。
兩個疊詞并用,詩人心中的傷感呼之欲出。這兩句出自白居易的《南浦別》,全文只有20個字: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后兩句回到送別的場景之中,更是寫出了細節:「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本意抒發自己的離別之苦,卻還在勸慰友人:請只管放心前去,不要回頭。因為回一次頭,柔腸就寸斷一次。
前兩句勾勒送別場景,而后兩句的細節更是在不經意間打動人心。正是因為他寫出了天下送別之人共有的心情,由此才會在上千年的時間中不斷取得共鳴,一直傳承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