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蘇軾,每個人都對他很熟悉。他是宋代的著名作家,是「唐宋八大師」之一,和辛棄疾又名「蘇辛」。盡管蘇軾在文學史上的成就令人生畏,但他的事業卻充滿曲折。
那年,蘇軾因「五台詩案」被捕入獄。當時,他的弟弟蘇澈只是為了救他的哥哥出獄。在監獄里,蘇軾認為他注定要失敗,給家人和兄弟留下了一首獨特的詩。最后,蘇軾被當時的新黨領袖王安石赦免,但赦免是赦免的。從那時起,他還開始了終身降級的道路。
作者希望在本期中引入的第一個詞是蘇軾再次降級的時候。深夜,暴風雨來臨時,蘇軾給弟弟蘇澈寫了一封信,因為他很傷心。我不得不說,蘇軾和蘇轍的關系真的很好。兩個人總是互相寫信,這確實是一個深厚的兄弟情誼。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北宋-蘇軾)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這首詞的白話翻譯如下:半夜時分,雨滴灑在梧桐樹的葉子上,陣陣雨聲使我從一個好夢中驚醒,夢中的景象再也找不到了。 睡在竹涼席上,感覺到夜晚的涼意,知道秋天已經到了,我聽到寒冷的聲音在不斷尖叫,似乎在催促那個女人旋轉布。夢想成真時,道路清晰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江亭的歌舞似乎仍令我陶醉。 分開之后,一定有人在酒杯前問你,為了訴說離別而產生的悲傷思緒而詢問并告訴你的心情。
俗話說,第一個詞以「梧桐葉三玉」開頭。它用了唐代詩人溫庭筠的《更漏子》中的一句話:「窗外的梧桐樹在第三只手表的寒雨中浸透了,無論她是否為離開房子感到難過。 梧桐葉子上的雨滴嚴厲地打著,落在無人居住的石階上直到天亮。」每片葉子,每一個聲音,滴落在天空中,「表達了我被貶低和分離的悲傷。無處可尋」指出,詩人的心情長久以來都與眾不同。最后兩個句子似乎描述了秋天的涼意,但實際上它們寫的是人的涼意,這進一步表達了詩人的心在如此多雨的夜晚中的凄涼。
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當蘇詩聽到「冷」的聲音時,他仍然想到被貶。被貶的痛苦使詩人感到難過,這也使整個詞更加暗淡。
寫的是對一路走來降級的詩人的記憶。 「夢想似乎來去」,這意味著詩人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很難想象。當我到達黔州時,我受到朋友的照顧,然后去江亭吃晚飯。當在宴會上認識一個認識的人時,「尊前必有問君人」對詩人來說也是一種安慰。有些人擔心問他們的兄弟。最后一句話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呼應上虞的最后一句話。憂傷離別,生意未盡,這表明詩人的內心依然堅強而悲傷。
我不得不說,盡管蘇軾被流放了半生,但他從未忘記自己的初衷。這樣的蘇軾怎麼會不被別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