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與國內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以及自身形象的維護,尤其能體現這一點的,大概就是健身行業在最近幾年發展得如魚得水。懂生活的人踏進健身房進行健身訓練,在享受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的同時還不忘鍛煉身體,追求健康與身材的雙向發展,的確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但與此同時,還有一群人為了生活而不得不搬磚,甚至是十年如一日地搬磚,與健身肌肉男不同的是,他們是迫不得已「練」出了一身肌肉。
健身訓練與搬磚是完全不相同的兩個領域,按理來說,基本上沒有幾率能讓它們同框出現,但這兩者卻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對整體肌肉的運用比較多,所以這兩者的肌肉都能因此得到強化,但性質卻存在差別。健身練成的肌肉男是系統力量訓練帶來的成果,而搬磚的建筑工練出的肌肉純粹來自于日復一日的苦力活。那麼,健身3年的肌肉男與搬磚10年的建筑工,這兩者的肌肉和身體到底有什麼差距和差別?
一、肌肉身材
可以毫不遮掩的說,現在半成以上的健身者都是為了肌肉身材而健身的。
練成肌肉男或者練出讓人賞心悅目的身材是Ta們的最終目的,有決心,并掌握增肌規律的健身者1年的時間就可以練成肌肉男,更何況健身3年。健身3年的肌肉男,他的身材很大程度上與我們印象中是一樣的,倒三角、麒麟臂、胸肌腹肌都有板有眼,幾乎每個同一量級的肌肉男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而搬磚10年的建筑工與肌肉男相比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要說搬磚10年,就算20年也練不出健身者那樣的肌肉效果,不但肌肉圍度小,形態也沒有健身者的美觀,建筑工人的身材確實不如健身的肌肉男,不過就算如此,也不要小瞧建筑工的肌肉實力,這一點體現在肌肉的實用性。
二、肌肉力量與耐力
所謂肌肉實用性,大致包括肌肉的力量與耐力,除此之外還有肌肉的靈活性與爆發力。關于肌肉的實用性,是健身的肌肉男與建筑工之間爭議最多的一個地方,因為很多人覺得健身練出的一身肌肉雖然好看,卻沒有實用性,在力量與耐力,甚至各個方面都不如搬磚10年的建筑工。筆者以為,這種說法未免有些一廂情愿,在絕對力量方面,健身3年的肌肉男勢必占上風,肌肉圍度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在耐力方面,或許建筑工能更勝一籌,肌肉男的訓練強度雖高,但最多也只能練3到4個小時,而建筑工人的搬磚強度也不亞于健身者,但卻能持續8個小時,甚至更多。
肌肉的靈活性因人而異,肌肉男的爆發力要更強。所以從整體來看,這兩者的肌肉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三、身體健康
從表面看,許多人會認為肌肉男的身體健康程度會更好,其實不然。如果健身者既想肌肉得到增長,又想身體保證健康,那麼他的訓練就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這其中包含的健身知識很多很雜,只有極少數健身者愿意真正去鉆研,大多數肌肉男幾乎不怎麼理會,健身3年的肌肉男看似身體健康,其實并不穩定。而搬磚10年的建筑工的身體相對來說就更穩定一些,因為常年的勞作不同于一段時間的刻意訓練。
看似是毫不相干的兩種人,卻總能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筆者想,這絕不是在針對搬磚的建筑工,而是針對健身的肌肉男。因為確實有人看不慣練出一身強壯肌肉的男人,所以才會以各種領域的人和事物與之比較,試圖證明和打壓,其實這才是健身者跟各種人比肌肉的主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