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貞白 〔唐代〕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本詩前兩句寫詩人讀書很專心致志。陽春三月,萬物復蘇,草長鶯飛,風暖花香,正是適合呼朋喚友踏青游玩的日子。但是,王貞白作為一名有抱負的書生,他沒有趁著大好春光游山玩水,而是將自己的時間都花在讀書上面了。
「讀書不覺已春深」,詩人沉醉在書籍的海洋中,以至于不知不覺中就到了春末了。這說明,詩人覺得時間過得還挺快。于是,自然而然就發出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感嘆。黃金是寶貴的,而時間的珍貴完全不輸黃金。
《增廣賢文》中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之句,應當是從王貞白此詩演化而來。如今,這句詩已經成為勸人們珍惜時間的名句了。
王貞白花在讀書上的時間,沒有白費,他的付出獲得了相應的回報。王貞白出生于公元875年,他于895年參加科舉考試,年僅二十歲就考中了進士。
由此可見,詩人說自己沉迷讀書,沒有察覺到時間的流逝,并非自我標榜。
畢竟,科舉考試的結果是不會騙人的。
詩的后兩句是倒敘,講述了自己片刻放松的原因。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如果不是山上的道人來逗笑,自己還正沉浸于書籍中,追尋孔周等圣人的思想呢。
「周情孔思」指的是周公、孔子的思想情操,這里泛指儒家的經典書籍。
陸游也曾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可見,想要在學問上有一番作為,必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因此須得好好珍惜。知識是日積月累起來的,沒法一蹴而就。
王貞白的這首詩富于哲理,讀完耐人尋味,給人無限啟迪。特別是對于莘莘學子們,十分具有勉勵作用,若想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必須珍惜時間,好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