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烏江亭寫下一首詩,王安石讀了不服,揮筆又是一首千古名作
2023/01/12

楚漢相爭是歷史上有名的戰役,當時的結果是劉邦建立漢朝,而項羽兵敗,烏江自刎。

根據歷史記載,項羽在垓下被圍,彈盡糧絕,四面楚歌。

在別離了虞姬后,他帶著800壯士突圍而出,漢軍緊追不舍,一直到了烏江邊上。

當時的烏江亭長為項羽備好了渡江船只,道「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可項羽一想到當初8000江東子弟跟著他征戰天下,如今無一人生還,縱使江東父老不怪罪他,他也無顏面對。

他將愛馬烏騅贈給亭長,又沖入漢軍中除掉了幾百士兵,最后自刎身亡。

雖然他是個失敗者,但他的英雄氣概卻為歷代所贊賞。

后世對于他是否該過江東,一直爭議不休。

唐朝的杜牧在經過烏江亭時,就曾寫下一首《題烏江亭》

這首詩流露出了他對項羽意氣自刎的惋惜之情。

全詩如下: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詩歌開頭一句便道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勝敗乃兵家常事。

作者明確地指出了勝敗是難以預料之事,那麼關鍵的應該就是心態問題了,這就為下文議論項羽的意氣用事埋下了伏筆。

接著一句是強調能進能退才是大丈夫。

在他看來,項羽遭遇挫折便灰心喪氣,以致含羞自刎,不算真正的男子漢。

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當年吳越之戰,越國戰敗,向吳國投降,越王勾踐帶著夫人和大臣,前往吳國伺候吳王夫差,三年才返。

後來他臥草薪,嘗苦膽,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終于積蓄了強勁的實力,將吳國一舉滅亡。

而勾踐「臥薪嘗膽」的事跡一直為人所稱贊。

在杜牧看來,項羽不知忍辱負重,一意孤行,是不明智的行為,若他像勾踐一樣忍辱負重,結局也未可知。

接下來的兩句是他對項羽回到江東后的假設。

就像當年烏江亭長對項羽所言,江東人杰地靈,俊才濟濟,杜牧認為若項羽渡江重整旗鼓,也許就能卷土重來。

這種百折不撓的氣勢,也是杜牧所推崇的。

全詩議論不落窠臼,在人人夸贊項羽不過江東的英雄氣概時,他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樣的反彈琵琶,也算是杜牧詠史的一大特色。

也許正是因為詩人這別具一格的觀點,使得這首詩成了詠項羽的經典名作。

但是後來的王安石就不服了,他在讀了杜牧的這首《題烏江亭后》,就提筆寫下一首反駁詩,而這首詩也是千古流傳的名作。

此詩名為《烏江亭》,全詩如下: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這首詩還有另一個名字——《疊題烏江亭》,反駁的意味不言而喻。

詩歌開頭兩句便道出了項羽的失敗是注定的結局,難以挽回。

這也是事實,早在鴻門宴中,他沒有聽從亞父范增的諫言,殺掉劉邦,往后又多次錯失良機,便注定了這場戰爭的結局。

他剛愎自用,不肯聽從他人的勸諫,天時地利人和,全都被他一一葬送,這樣的他怎麼和劉邦斗呢?

所以王安石認為他是「勢難回」。

如果說前兩句還只是闡述他自己的觀點,那麼后兩句便是赤裸裸地反駁杜牧了。

杜牧認為「卷土重來未可知」,可是王安石卻用了一個疑問句「肯與」。

他并不否認江東子弟的才干,只是他們真的愿意再為項羽賣命嗎?這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在王安石看來,即使項羽渡江回到江東,也并不能改變什麼。

王安石的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人心向背,大勢所趨。

也許項羽也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會毫不猶豫地在烏江自刎吧。

不知妳認為項羽到底該不該過江東呢?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