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絕對不缺才女的。唐代的魚玄機、薛濤、李冶、劉采春,宋代的李清照、朱淑真,都是拿得出手的。
一般來說,古代才女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大家閨秀,這類才女普遍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詩詞熏陶,作品在遣詞上水平極高,比如被很多人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第二類,是一些靠自學成才的貧家才女,比如清朝就出了好幾位,她們雖然社會地位不高,但寫的東西卻很接地氣,比如清代才女賀雙卿;
第三類,則是最特殊的一類,即風塵女子。這類才女因為感情經歷較多,對民間冷暖的感觸也比較深,寫出來的文字很是打動人心。她們時常有機會才子們在一起切磋詩詞,耳濡目染下往往在文學上也有不錯的造詣,比如大名鼎鼎的柳如是。
本期筆者要跟大家說的這位明代才女,正是屬于這第3類,她的名字叫林奴兒。
因為家里突遭變,林奴兒不得不在南京落入風塵。因為長得漂亮,又通曉詩詞繪畫,在當時頗有名氣。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才子慕名而來,只為一盼芳容。
不過,林奴兒內心根本無心與這些才子們應酬,處境稍好后,她便脫離風塵從良了。此后,她一直跟隨著師父在江南一帶學畫畫,頗有建樹。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雖然她一心從良,卻總是會遇到一些故人。這些人早年曾在風塵場所見過林奴兒,再見面總是想時不時「撩」一下人家。一天又有一故人來糾纏,林奴兒心里自然不愿意,但畢竟是一個女流之輩,也不敢太直接地拒絕。
于是,她想到了一個妙招,借與對方品詩論畫之時,在自己的扇子上寫了一首名為《新柳圖》的妙詩,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對方一看,不但馬上明白她的潔身自好,還連連贊嘆她的才華,從此對她尊重得很。林奴兒的詩里到底寫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來品一品:
昔日章台舞細腰,任君攀折嫩枝條。
如今寫入丹青里,不許東風再動搖。
不得不說,這首28字小詩確實是太高明了:
一來,因為扇子上本身畫的就是一株柳樹,林奴兒以柳自喻,看似句句寫柳,實則句句在寫自己;
二來,拒絕對方時并沒有貶低他人,而是把對方比作「東方」,明明言辭果決,卻讓人很容易接受,可謂拒絕得滴水不漏,當真是有情商得很。
而從全詩的遣詞用字來看,也一樣是很有水平的。
前兩句寫的是昔日的情形,「章台」二字一般指的就是風塵場所,「舞細腰」是指當時自己的狀態。后兩句,指的是自己當下的狀態。柳樹如今已不再是曾經的章台柳了,它已經被畫進了畫里。在這種情況下,不管遇到怎樣的狂風,柳樹都不會再有動搖。
我們仔細品讀這首詩時,會發現林奴兒確實是一個既有情商又懂詩詞的才女。于是,這件以詩拒人的事,在當時也成了一段傳奇佳話,此詩也流傳至今。後來,馮夢龍在小說《唐解元一笑姻緣》中,還特意以林奴兒為原型,創造了秋香這一人物形象。這首詩大家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