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才中進士的晚唐詩人,一首詩卻直逼杜甫,道出了戰爭的實質,令人叫絕
2022/11/23

在唐朝晚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人,他一生無論走到哪里,他那心愛的小毛驢就走到哪里。他身體瘦削,穿著一身破舊的青布藍衫,臉上盛滿了疲憊,盛滿了對時代的憂患與滄桑。

他一路走走停停,總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之上顛簸不絕,似乎一生都在跋山涉水,直到古稀之年他還沒能停下來。他一生都在為生計而奔波,一生都在讀書考試,一生都在寫詩作賦。

他就是晚唐著名詩人曹松,而他大概是古代詩人中最能奔波的了。公元901年,也即是唐昭宗天復元年,曹松71歲,在平均壽命不長的晚唐,很多和他一樣年齡的人早都已經入了土,而他卻迎來了他一生當中最高的人生高峰,那就是考取了大唐的進士。

曹松雖然在白首皓髯之年中了進士,但是對于一個熱衷于功名的讀書人來說,也是人生當中最可喜可賀的一件事了。中了進士之后,他被授予了校書郎一職,后來又被授予了秘書省正字,但是可惜的是,古稀之年的他,一生為了功名而奔波勞碌,卻只做了兩年的官便在公元903年駕鶴西去了,不過這對他來說或許算得上是一種人生幸事。

為什麼說是一種人生幸事呢?因為他辭世一年之后,晚唐最大的禍亂來臨了。公元904年,朱溫起兵造反,殺死了唐昭帝。隨之,公元907年,朱溫稱帝,再后來,中國歷史上迎來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年代。

曹松去世了以后,有《曹夢征詩集》3卷流傳后世,在《全唐詩》中,收錄了其詩140首,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他的《己亥歲》,他的這首《己亥歲》全詩如下: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曹松這首詩寫于公元879年,標題之所以叫《己亥歲》,那是因為這一年為乾符六年,己亥即為這一年的干支,曹松正是用了這一年的干支為題。

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在「安史之亂」之后,戰亂之禍首先禍害了河北等地的老百姓,之后又蔓延到中原大地。到唐朝末期,更是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使得唐王朝的統治立刻處于一種風雨飄搖之中,搖搖欲墜,唐朝朝野上下一片恐慌,最后對農民起義軍進行了血腥的鎮壓,魚米之鄉的江南瞬時成了戰場。這就是詩人曹松所謂的「澤國江山入戰圖」,寫得極為委婉曲折,讓人隱約可見大江南北、萬里山川,飄滿了戰/爭的煙云,不僅畫面感十足,而且特別地引人入勝。

緊接著詩人的「生民何計樂樵蘇」一句,寫得極為有深度,「生民」是指手無寸鐵的天下百姓,而「樵」即指打柴,「蘇」即是割草之意,原本老百姓砍柴割草這種很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在和平年代都極為艱難,而戰禍一起,老百姓在和平年代都極為艱難的「樵蘇」,在戰亂的年代就更是艱難了,所以老百姓這時候連追求最基本的生活都變成了一種奢侈。

曹松來自于社會的底層,他親眼目睹了人間的民生疾苦,他還躲避過戰亂,隱居過山林,做過幕僚,浪跡過天涯,經歷過漂泊無依、居無定所的生活,所以他非常清楚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而他本人更是體會了人生百味。

而在戰亂年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只有災難,而這種災難又是多麼的深重,天下黎民百姓連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都變得可望而不可即。不過詩人在這里卻把它反過來說,因為本是尋常甚至是艱苦的生活,詩人卻用「樂」來形容反諷,意味十足,耐人尋味。

詩的最后兩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道出了戰/爭的殘酷,更道出了戰/爭的實質,也使得這兩句詩歷來為世人所稱道,尤其是最后一句,可謂聞名古今,婦孺皆知。

在古代的戰/爭中,為了勝利,統治者采取了軍功制度,在戰場上除敵越多,功勞越大。尤其是在秦漢,計算一個人的軍功,以「首級數」或者敵軍的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計算軍功,在這種制度下,很多人的斗志與勇氣都被激發了出來。

即便是謀略不高,但是只要在戰場上除掉的敵人夠多,就有可能享受高官厚祿。

比如唐末時的鎮海節度使高駢就屬于這樣例子。在鎮壓黃巢的農民起義中,高駢沒立下多少功勞,但是他沙人無數,直接是踏著農民起義軍的鮮血一路走來的,最后也因此而登了上高位。

而對于曹松來說,他是最不屑這樣的人的,因為底層老百姓的疾苦他是最清楚的,老百姓過的是什麼生活他更是親眼目睹。而在黃巢的起義軍中,有很多無辜的人,就是生活不下去了,才在無奈之中加入起義的陣營之中,而戰事一起,他們毫無疑問地成了戰/爭中犧牲的人。

所以曹松對于像高駢這樣靠踏著鮮血上位的人,他是十分心痛的,更是萬分譴責的,所以他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而在「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個句子中,「一」與「萬」、「成」與「枯」等幾個字,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官效果,可謂是擲地有聲,把戰/爭的殘酷直接呈現在了讀者的眼前,不管是在任何時代,都具有強烈和鮮明的警示意義。

所以古人也說:「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而李頎也在《古從軍行》說:「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元人張養浩更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如果忽略了最后一個詩句的警示意義,那麼戰/爭一旦爆發,受苦的將永遠是天下的黎明百姓。

所以不得不說,曹松的這首詩真的是千古難得的好詩,它以寫實的手法為主,描寫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揭露了戰/爭的實質,可謂一針見血,振聾發聵,其沉郁頓挫的筆調直逼詩圣杜甫

而這首詩自流傳以來,就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歷來受到無數名家的點評和推崇,也使得曹松憑此一詩成為千古留名的著名詩人。

而縱觀這首詩,他把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災難呈現在讀者的眼前,更把戰/爭的殘酷直接呈現在了讀者的眼前,因此不管是在在任何時代,都具有現實的意義和警示作用。

「健美圈的肯達爾·詹娜」:因天使面容,金剛芭比的身材而走紅
2023/07/19
李小龍肌肉照:體脂率3%,一秒踢6腳打9拳,背肌「聖誕樹」,令人敬畏得武術大師
2023/07/11
李若彤和張豐毅合體健身,自嘲「加起來有120歲」,自律+努力等于無限可能,網友:姑姑,我想學健身
2023/07/11
辣妹健身房被「斷頭」,當場去世!求你別再瞎練了...
2023/07/06
他是西裝暴徒的鼻祖,因「包租公」走紅,肌肉不輸李小龍
2023/07/06
秀氣的臉蛋壯碩的身材,上海「肌肉和尚」半裸秀身材,網友:讓人想破戒!!
2023/07/06
最猛「老鮮肉」,65歲學騎馬,70歲成肌肉男,80歲走秀,85歲開飛機
2023/07/01
走進健身房的「真人版娜美」,傳說中的櫻桃女神,網友:這是泳衣魔鬼吧
2023/07/01
49歲的趙文卓,肌肉身材保持得當,氣勢絲毫不減當年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