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自古多疏狂,只因他們大多都有獨立的人格意識、自由的人生觀念、審美的生活情趣,這些在當時都是狂傲的資本。
數千年來,那些文人墨客狂吟、狂歌、狂舞、狂玩,狂縱恣肆地享受自由的快感,還用詩詞將自己身心的疏狂表現記錄下來,于是我們看到一個個鮮明的形象。
「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風流才子占詞場,真是白衣卿相」的柳永。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的辛棄疾。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蘇軾。
但要論宋朝中最狂的文人,很多人肯定會投有「詞俊」之稱的朱敦儒一票,因為他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每一句都寫得很狂,簡直從頭狂到尾,讀完大呼解氣。
這首詞就是《全宋詞》中最狂的一首詞《鷓鴣天·西都作》,開篇就足夠驚艷,結尾更是神來之筆。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
先簡單來說說詞的作者朱敦儒,方便大家閱讀。
朱敦儒字希真,他出身家境殷實的世家,是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所以從小為人傲得很,誰都看不上,即使有人推舉他去做官,他也不屑賣于帝王家,只想瀟灑快活地做自己。
朱敦儒的快活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因為發生了靖康之難,生活免不了的發生改變,和易安居士李清照人生軌跡類似,朱敦儒的詞作也分前后幾個階段。
他早期創作的詞清高疏放,充滿了叛逆和狂傲;中年的詞風因顛沛流離寄托了家國情懷,多具有現實意義;晚年閑居后詞風婉明清暢,詞中也多充滿了浮生若夢,詩酒自放的情調。
總之他的詞作對后來人影響比較大,愛國文人辛棄疾就曾言明「效朱希真體」,而陸游也在少年時曾師從朱敦儒。
而上面這首《鷓鴣天·西都作》就是朱敦儒寫于早期,彼時正是他逍遙快活的階段,所以當官家征召他入京為官時,他不屑一的以「爵祿非所愿也」為由拒絕了,并且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一經發表,世人爭相傳唱,朱敦儒的名聲自是更上一層樓。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清都:相傳天帝的府地。山水郎: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
詞開篇就寫得很狂,說我現在是天宮里掌管山水最大的官,人世間的事物我都要管,正是天帝教我如此張狂,所以別人都說我很狂。
朱敦儒以「山水郎」自居,既表現出了詞人對于生活的態度,也表現出他對山水的熱愛,這也為他接下來的創作埋好了伏筆。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這詼諧、幽默而又不失浪漫的兩句,是緊承上文「山水郎」而來,說自己曾經多少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曾多次借走月亮,留住彩云。
詞人天馬行空的兩句,很好的對應了他對人間自然山水的熱愛,當然也能再次讀出的狂傲之氣,以及對世俗發自內心的鄙棄。因為他要當官也是當天帝的官,而不是天子的官。
如果說上半闕只是委婉地表達對世俗權貴的蔑視,那麼下半闕就比較直抒胸臆地表達自己的生活志趣。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開頭三句,便將他的狂傲寫到了極致,簡直狂到沒邊兒了。
我可以寫詩萬首,飲酒千杯而不醉,但是我卻不曾正眼看過朝堂上的達官貴人、王侯將相。
古時候人家造反都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是王侯將相都可以當,而朱敦儒卻看不起王侯將相,非常直白地凸顯自己他權貴的蔑視,對世俗功名的鄙薄。
正因如此,他最后便說「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他說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位高權重」的官都懶得去,還是只愿插著梅花醉臥在洛陽中。
「梅花」是高潔的象征,一個「慵」字,也能看出自己的內心態度。這兩句用詞用字都十分準確地體現出他清高不愿意踏入官場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的狂放,余生只想縱詩飲酒,與山水為伴,隱逸歸老。
全詞清雋婉麗,自然流暢,用浪漫的想象力來充分體現了詞人蔑視權貴、傲視王侯的性格特征,寄情山水、瀟灑狂放的人生志趣,堪稱一首千古絕唱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狂放不羈、傲視王侯的朱敦儒,晚年卻因奸臣秦檜的籠絡,出任朝廷的鴻臚少卿。但上任不到一個月,秦檜就病死了,朝廷清算秦檜黨羽,朱敦儒也因此受牽連,也落了個罵名,真是讓人嘆息。